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在全市“三思三创”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全文)(2)

演讲致辞
2011/4/11
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在全市“三思三创”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第一,要在解放思想中找误区,坚定落实主题主线的信心。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解放思想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和特征。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就是科学发展;城市竞争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思路,就是比落实主题主线的绩效。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目标就是科学发展,“加速器”就是解放思想。因此,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最根本的是要瞄准科学发展这个“靶心”,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胆”又有“识”,既有“破”又有“立”,破除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确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就当前来讲,要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着力破除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三大误区”。一是要破除“重知不重行”的误区。通过这些年持续深入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的发展理念发生了积极变化,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时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偏差。有的对科学发展嘴上喊得很响,但在实践中不知如何推进科学发展;有的心中认同科学发展观、观念上理解科学发展观,但“GDP 情结”根深蒂固,一碰到困难就有意无意地走老路;有的习惯于用老办法、老套路解决问题,不善于用科学的思维理念和方式方法去推动发展。看一个地方是否科学发展,不仅仅要看经济规模的大小、增长速度的快慢,更要看发展质量的优劣、发展效益的高低、发展后劲的强弱。如果发展方式是集约的,那么现在即便规模小但未来空间无限;如果发展方式是粗放的,那么即便现在暂时领先,将来也肯定不可持续、难以为继。要继续加强理论武装,倡导知行合一、立说立行,使主题主线不仅成为我们的共同认识,更成为我们的共同行动。二是要破除“见物不见人”的误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的核心思想。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一谈到发展首先想到经济发展,一谈到经济发展首先想到增长速度,忽视总量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忽视发展应当注意的民生改善、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结果可能是经济总量上去了,群众的支持度下来了。在“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解放思想,不仅要看结构如何调整,产业如何升级/,还要看公共服务如何改善,社会管理如何创新,百姓生活品质如何提高。三是要破除“利小不利大”的误区。科学发展既要看显绩也要看潜绩,既要看即期也要看远期。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全局意识不强,重视本位小利而忽视全局大利。少数领导干部追求短期政绩,不注意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我们要通过“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级干部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扫除思想上的障碍,勇于冲出因循守旧的羁绊,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桂桔,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的精神实质,切实体现到发展理念和具体实践中。
第二,要在解放思想中找标杆,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眼界决定工作品位高低,心量成就发展事业大小。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特别是“十一五”的发展,宁波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去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0 亿元,达到5126 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 亿元,达到1172 亿元,这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昨天引以为豪的发展优势,今天可能就变成令人担忧的“路径依赖”。只有找准标杆、提振精神,自我加压、奋力起跳,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赶超先进,更好地实现高位突破、率先发展。首先,新的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奋力赶超。随着国家区域战略的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Ji烈,稍一松劲就可能“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稍一松劲就可能被同类城市甩在后面。居安要思危,居危更须忧患,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心中有数,十分清醒。其次,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奋力赶超。宁波“十二五”发展新阶段,最鲜明的两大特征,一个是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期,一个是进入结构性与素质性矛盾集中凸现期。发展就像赛车一样,在直道上比赛很难将对手甩开,只有在弯道区才有可能超越对手。现在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是弯道区,谁的办法多、应对早、适应快,谁就能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因此,我们要勇于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坚持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两大转型”同步推进,不断争创发展新优势。再次,特色发展优势支撑我们奋力赶超。宁波有融江通海、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有大港吞吐、海域广阔的资源优势,有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优势,有集群发展、产业配套的块状经济优势,有内外对接、兼容并蓄的开放优势。这些优势,是我们超赶先进的基础、信心和底气所在。我们一定要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找准“省内坐标”、“国内坐标”和“国际坐标”,力争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走在前列。每个县(市)区、每个管委会、每个部门都要确立学习赶超的目标,在学习标杆中突破发展局限,在赶超先进中培育竞争优势。
第一,要在解放思想中找误区,坚定落实主题主线的信心。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解放思想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和特征。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就是科学发展;城市竞争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思路,就是比落实主题主线的绩效。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目标就是科学发展,“加速器”就是解放思想。因此,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最根本的是要瞄准科学发展这个“靶心”,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胆”又有“识”,既有“破”又有“立”,破除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确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就当前来讲,要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着力破除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三大误区”。一是要破除“重知不重行”的误区。通过这些年持续深入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的发展理念发生了积极变化,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时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偏差。有的对科学发展嘴上喊得很响,但在实践中不知如何推进科学发展;有的心中认同科学发展观、观念上理解科学发展观,但“GDP 情结”根深蒂固,一碰到困难就有意无意地走老路;有的习惯于用老办法、老套路解决问题,不善于用科学的思维理念和方式方法去推动发展。看一个地方是否科学发展,不仅仅要看经济规模的大小、增长速度的快慢,更要看发展质量的优劣、发展效益的高低、发展后劲的强弱。如果发展方式是集约的,那么现在即便规模小但未来空间无限;如果发展方式是粗放的,那么即便现在暂时领先,将来也肯定不可持续、难以为继。要继续加强理论武装,倡导知行合一、立说立行,使主题主线不仅成为我们的共同认识,更成为我们的共同行动。二是要破除“见物不见人”的误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的核心思想。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一谈到发展首先想到经济发展,一谈到经济发展首先想到增长速度,忽视总量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忽视发展应当注意的民生改善、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结果可能是经济总量上去了,群众的支持度下来了。在“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解放思想,不仅要看结构如何调整,产业如何升级/,还要看公共服务如何改善,社会管理如何创新,百姓生活品质如何提高。三是要破除“利小不利大”的误区。科学发展既要看显绩也要看潜绩,既要看即期也要看远期。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全局意识不强,重视本位小利而忽视全局大利。少数领导干部追求短期政绩,不注意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我们要通过“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级干部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扫除思想上的障碍,勇于冲出因循守旧的羁绊,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桂桔,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的精神实质,切实体现到发展理念和具体实践中。
第二,要在解放思想中找标杆,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眼界决定工作品位高低,心量成就发展事业大小。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特别是“十一五”的发展,宁波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去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0 亿元,达到5126 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 亿元,达到1172 亿元,这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昨天引以为豪的发展优势,今天可能就变成令人担忧的“路径依赖”。只有找准标杆、提振精神,自我加压、奋力起跳,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赶超先进,更好地实现高位突破、率先发展。首先,新的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奋力赶超。随着国家区域战略的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Ji烈,稍一松劲就可能“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稍一松劲就可能被同类城市甩在后面。居安要思危,居危更须忧患,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心中有数,十分清醒。其次,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奋力赶超。宁波“十二五”发展新阶段,最鲜明的两大特征,一个是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期,一个是进入结构性与素质性矛盾集中凸现期。发展就像赛车一样,在直道上比赛很难将对手甩开,只有在弯道区才有可能超越对手。现在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是弯道区,谁的办法多、应对早、适应快,谁就能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因此,我们要勇于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坚持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两大转型”同步推进,不断争创发展新优势。再次,特色发展优势支撑我们奋力赶超。宁波有融江通海、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有大港吞吐、海域广阔的资源优势,有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优势,有集群发展、产业配套的块状经济优势,有内外对接、兼容并蓄的开放优势。这些优势,是我们超赶先进的基础、信心和底气所在。我们一定要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找准“省内坐标”、“国内坐标”和“国际坐标”,力争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走在前列。每个县(市)区、每个管委会、每个部门都要确立学习赶超的目标,在学习标杆中突破发展局限,在赶超先进中培育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