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的写作及范文(4)

写作指导
2012/2/23
生产力包括三个物质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还包括两个非物质要素,即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技术的特点是必须体现在三个物质要素中,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管理则是三个物质要素的合理组织,它和科学技术相反,不是体现在三要素中,而是把三要素组织起来。组织得好,一加一会等三;组织不好,一加一会等零或负数。可以说,三个物质要素要借助管理和组织,才能成为现实和社会生产力。
世界各国学者都承认,经济的发展要借助两个车轮:科学技术与管理。我认为管理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三要素的水平,但这些要素水平再高,不组织起来就不能发挥作用。
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实现四个现代化必然要求相应地实现管理现代化。现在世界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更加严重的任务。但是,世界历史证明,后进的国家往往会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的技术与经济的中心。21世纪的技术经济中心会不会转向中国呢?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我们要有这个雄心壮志,实现这个雄心壮志,一靠改革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生产力;二靠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提高生产水平。为此,我们必须把管理现代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推进。
二、马克思关于管理具有二重性的学说是我们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什么上管理现代化,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认识是逐步发展的。要弄清什么是管理现代(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化,必须先弄清什么是管理。
什么是管理,也有各种不同的解说:把管理分析为三种功能、五种功能等等。如果概括一点来说,我认为管理的功能就是组织。值得分析的是组织什么?这就涉及马克思关于管理具有二重性的学说。
马克思地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性质的时候,曾指出管理的内容具有二重性,他说:“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是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就象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
另一方面——完全抛开商业部门不说——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种对立越严重,这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31页)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二重性,前者是人们进行集体协作劳动所产生的管理职能,他把这种职能概括为”监督“。它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起着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作用。
马克思这些话说明,管理的职能,不单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问题,还与人们生产方式直接联系的另一方面。前者的基础是自然规律,没有社会性,阶级性;后者的基础是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具有社会性、阶级性。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提纲的写作及范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