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度中学工作计划(2)

学校工作计划
2012/2/11
(五)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全面快速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事业型、科研型、能力型的教师队伍。
(六)办学行为更加规范,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重视校际交流,继续加强与“联合体”学校的联系。
(七)抓好安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确保学校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运行,杜绝一切不安定的因素出现,建设平安(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校园。
(八)校园设施进一步完善,育人环境更加优化。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和校园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使之更具人文气息,创建阜新市“绿色学校”,进一步营造教书育人环境,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1、强化学习,铸造师魂,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树立五种意识:一是学习意识,二是大局意识,三是责任意识,四是合作意识,五是勤廉意识。形成一个理论学习好、精神状态好、团结协作好、工作实绩好、廉洁自律好的强有力的团队。
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党风建设推动校风、教风建设。以师德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从业准则,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和引导教职工不断增强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继续实施培养教师成长的系统工程,努力培养一支事业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师成为积极进取者。一个优秀和成功的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素质,主要包括三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强调的是会不会,专业技能强调的是能不能,而专业精神是基于对从事的专业价值、意义深刻的理解,形成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可以促进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完善的根本动力。因此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教育。
要引导教师成为终身学者。一是教师成为终身学者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新课程在知识选择、课程结构、课程管理等方面有很大调整,增强与学生生活联系和科技进步前沿知识,打破学科界线,所有这些理念的变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成为终身学习者。二是创建学习型学校。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成长的场所,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首先要创设积极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即生活,学习即工作,学习即责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学校管理者都要积极学习,成为学习的表率。教师应成为学习的主体,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和相关新知识,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要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完善和实施学校名师培养方案,重视名教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12学年度中学工作计划》相关的文章。要引导教师成为合作者。一是教师之间合作。教师在专业上各有所长,教学风格各有差异,相互合作能使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在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更应强调教师智慧共享、互助和合作,才能完成新课程赋予的使命。二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合作。新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须发生改变,要加强和学生的合作,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同时教师自己也必须形成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