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2)

综合文档
2014/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时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的反映。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解决生产力不发达的问题,而且要解决社会主义制度不成熟、不完善的问题,包括要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这就是说,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认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共同理想。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和向往具有时代性,不仅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的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探索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我们又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在前进中必定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定要面对国际国内多种风险和挑战。全党全国人民只有团结一致,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搞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精神支柱是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前提,是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和力量的重要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所以是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并在这个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加强社会建设,逐步实现社会和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理想的根本依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条件;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目标。
有人认为,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也能发展,甚至认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那种主张在中国搞民主社会主义的观点,无视社会历史发展、无视人民共同理想,只能搞乱人们的思想,危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每个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获得全面发展,这是最广大人民共同利益、根本利益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