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2)

卫生工作计划
2013/1/29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机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一是在预防保健机构整合基础上,进一步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功能融合,明确职能定位,深化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工作,提高疾控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总体服务能力。二是提高疾病监测和预警控制,完善强化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采集、分析、预警、控制、评价,实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年总结,加强公共卫生对社会影响与贡献的研究,提供实时动态信息。三是实现了公共卫生职能与基层社区卫生网络对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派驻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督导,将预防保健工作的触角延伸至社区,提高覆盖面和运行效能。四是继续落实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措施,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防控。推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规范管理工作,在全区推广社区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类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五是提高全区计划免疫工作规范化程度,在全区推广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门诊建设模式,建立流程科学、管理规范的疫苗接种计算机系统管理模式。六是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全面推行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工作模式,逐步建立围生和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晚年期的妇幼保健工作内容和规范,立足于社区卫生机构,使妇幼保健工作深入百姓、深入社区。七是强化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工作,恢复*区精神卫生防治所机构编制。健全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完善突发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助绿色通道。八是适应*区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区老年病医院的建成开诊为契机,逐步建设老年病医院为龙头、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地段保健科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九是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公众防范能力,建立人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探索新型的“知、信、行”工作机制与模式。
提高卫生监督和依法行政能力。以重大活动的保障和20*年奥运筹备工作为契机,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不断完善卫生监督机制,健全监督职能,推进综合执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考评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推进定岗、定责、定人、定时管理模式,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在做好公共卫生监督的同时,完善对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的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下力量维护医疗服务秩序,维护群众利益。提高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的监督执法效率。
积极落实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卫生规范管理,推进“风险分级、量化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市对宠物犬植入电子芯片试点工作,实现免疫注射率达**的目标。
提高公共卫生信息化网络沟通能力。以区卫生局信息中心为基础,建设区域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整合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资源,提高预防、救治、监督等核心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区域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哨点监测作用,提高疾病监测和疫情预警能力;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化管理,按照服务区域、服务人群、功能任务等建成统一的数字化社区健康档案系统,与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的信息网络平台,与民政、计生、残联、劳动保障部门工作数据对接,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动态监控管理;在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危害时期,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担负区域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和医疗救治统一调度职能;实现公共卫生大厦内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