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泥石流救灾感人事迹材料汇编(3)

事迹材料
2010/11/1
舟曲泥石流救灾感人事迹材料汇编
吕灵平静下心绪,决定留下来陪伴和照顾父亲,8月8日凌晨,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水位已没及他家的二楼,吕灵却不为所动,“稳坐钓鱼台”。他当时心想:“虽然停电了,但冰箱里的东西还在。只要省着吃,冰箱里的水果、馒头够我们一家三口坚持一个星期。”于是,他决定白天就把手机关了,晚上才开一会儿,等待通讯恢复,省着电向外界求救。
在此后的两天里,吕灵像往常那样每天给父亲打两针胰岛素,喂他吃饭喝水,照顾他饮食起居。前天晚上,冲锋艇发现了他们一家三口。
一扇天窗让老妪奇迹存活
在这场罕见的特大泥石流灾难中,遇灾百姓能否幸存,运气很重要。71岁的杨阿婆便运气不错,前天中午10时左右被武警甘肃总队陇南支队的官兵救了出来。杨阿婆育有5女1子,老伴已先她而去,6个孩子各自成家,她独自一人居住在一套平房里。8月7日晚的泥石流死死地固定住了她的下半身,所有进出房子的通道都被堵得严严实实——除了一个位于泥石流冲击面反方向的卫生间天窗。
杨阿婆的女儿介绍说,洗手间原本没有窗户,姐妹几个怕妈妈的洗手间太闷,就请人开了一个天窗。如果没有这个天窗杨阿婆会被活活憋死,两名武警也正是通过这个天窗爬进去把她救了出来。
目前,杨阿婆正躺在武警甘肃总队医院的帐篷医院里恢复休养,牟医生向记者介绍说,杨阿婆被困了整整36个小时,但因为饥饿以及灾后被/埋的房间光线太黑,她获救后已失去时间观念,“以为自己只被困了5个多小时”。饿了将近2天,老人家的消化系统出现了异样,起初只能靠输液来吸取营养;但经过一天的恢复,她现在已经开始喝粥了。
作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抗震救灾的重要团队,中国国际救援队的80名队员于8月9日凌晨4时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赶赴舟曲灾区。他们带来了12条搜救犬和200多套救援装备、器材。
领队尹光辉介绍,泥石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地震的地质灾害,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的废墟内往往存一定空间,甚至有短暂的时间供人们逃生;但泥石流一旦突袭而来,瞬间就可完全掩埋建筑物,不留任何空隙,让里面的人窒息而死,非常残酷。这给搜救犬提出了新挑战:“要让搜救犬准确感知地底下有没有生命迹象,就必须给它一定的缝隙,否则生命的气息冒不上来,它辨别不了;泥石流的废墟,经常没有缝隙——当然,这种情况同时也意味着地底下的人存活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 或许,这次泥石流的确过于残暴,以至于被埋者中几乎已经不再有幸存者;或许,在高密度填埋的废墟上,搜救犬的确失去了在地震灾区的神奇。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泥石流的灾后援救工作中,现代化的机械和设备的确很难派上用场。
一名援救者说:“在地震灾区,救援队员可以根据声音等各种信号来准确判断出被救者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力学等科学原理制定出合理本文来自027ART范文网的施救方案,然后利用机械设备把他救出来。只要方案合理,大型设备就不会意外地伤到人。但泥石流能够瞬间把人整个地活埋掉,一旦把头也给埋进去了,生还的希望就很小了。严严实实地埋在地底下,往往没有任何信息可供我们参考,设备派不上用场,胡乱用设备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基本上只能靠用铁锹挖等最简单的手段来救人,效率很低。几个救出来的人都是被埋得不深的。”
吕灵平静下心绪,决定留下来陪伴和照顾父亲,8月8日凌晨,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水位已没及他家的二楼,吕灵却不为所动,“稳坐钓鱼台”。他当时心想:“虽然停电了,但冰箱里的东西还在。只要省着吃,冰箱里的水果、馒头够我们一家三口坚持一个星期。”于是,他决定白天就把手机关了,晚上才开一会儿,等待通讯恢复,省着电向外界求救。
在此后的两天里,吕灵像往常那样每天给父亲打两针胰岛素,喂他吃饭喝水,照顾他饮食起居。前天晚上,冲锋艇发现了他们一家三口。
一扇天窗让老妪奇迹存活
在这场罕见的特大泥石流灾难中,遇灾百姓能否幸存,运气很重要。71岁的杨阿婆便运气不错,前天中午10时左右被武警甘肃总队陇南支队的官兵救了出来。杨阿婆育有5女1子,老伴已先她而去,6个孩子各自成家,她独自一人居住在一套平房里。8月7日晚的泥石流死死地固定住了她的下半身,所有进出房子的通道都被堵得严严实实——除了一个位于泥石流冲击面反方向的卫生间天窗。
杨阿婆的女儿介绍说,洗手间原本没有窗户,姐妹几个怕妈妈的洗手间太闷,就请人开了一个天窗。如果没有这个天窗杨阿婆会被活活憋死,两名武警也正是通过这个天窗爬进去把她救了出来。
目前,杨阿婆正躺在武警甘肃总队医院的帐篷医院里恢复休养,牟医生向记者介绍说,杨阿婆被困了整整36个小时,但因为饥饿以及灾后被/埋的房间光线太黑,她获救后已失去时间观念,“以为自己只被困了5个多小时”。饿了将近2天,老人家的消化系统出现了异样,起初只能靠输液来吸取营养;但经过一天的恢复,她现在已经开始喝粥了。
作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抗震救灾的重要团队,中国国际救援队的80名队员于8月9日凌晨4时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赶赴舟曲灾区。他们带来了12条搜救犬和200多套救援装备、器材。
领队尹光辉介绍,泥石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地震的地质灾害,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的废墟内往往存一定空间,甚至有短暂的时间供人们逃生;但泥石流一旦突袭而来,瞬间就可完全掩埋建筑物,不留任何空隙,让里面的人窒息而死,非常残酷。这给搜救犬提出了新挑战:“要让搜救犬准确感知地底下有没有生命迹象,就必须给它一定的缝隙,否则生命的气息冒不上来,它辨别不了;泥石流的废墟,经常没有缝隙——当然,这种情况同时也意味着地底下的人存活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 或许,这次泥石流的确过于残暴,以至于被埋者中几乎已经不再有幸存者;或许,在高密度填埋的废墟上,搜救犬的确失去了在地震灾区的神奇。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泥石流的灾后援救工作中,现代化的机械和设备的确很难派上用场。
一名援救者说:“在地震灾区,救援队员可以根据声音等各种信号来准确判断出被救者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力学等科学原理制定出合理本文来自027ART范文网的施救方案,然后利用机械设备把他救出来。只要方案合理,大型设备就不会意外地伤到人。但泥石流能够瞬间把人整个地活埋掉,一旦把头也给埋进去了,生还的希望就很小了。严严实实地埋在地底下,往往没有任何信息可供我们参考,设备派不上用场,胡乱用设备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基本上只能靠用铁锹挖等最简单的手段来救人,效率很低。几个救出来的人都是被埋得不深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