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发兴同志先进事迹汇编(4)

事迹材料
2010/11/1
“要干那些集体群众都得利的事。”普发兴这样盘算着。
有一件事让村民们至今难忘:1996年,为了防止炼锌工业小区对河道的污染,县乡两级安排了9万元资金建三道拦沙坝。普发兴和村里的干部商量,决定不请包工队,自己干。普发兴已是近60岁的人了,还带着12名党员和村组干部,起早贪黑,苦战2个月,为集体挣回2万多元。
普发兴把引商引资作为重点,四处奔波,先后把四川省大兴红砖厂、瑞祥亚麻厂、东盛碳粉厂等六家企业引到下庄村落户,每年为集体创收50多万元。他还把农村剩余劳动力50多人长期安排在这些企业工作,安排季节工2000多人次,仅工资收入达50多万元。
看到群众到处土法炼锌,形不成规模,污染环境,又引发邻里纠纷,普发兴大胆提出在荒山上开辟一个工业小区。就这样,83户炼锌户集中起来了,炼锌户收入没有减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固定的收入。
普发兴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更宽,路子更广。村里荒废的72个水塘被承包给70多农户村民养鱼,村里每年收入10多万元。在全县率先成立了村级农工商贸公司,从河北等地运来大米,在楚雄州、攀枝花市等地销售,当年为集体增收3万多元。投资14万元新建了农贸市场……
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下庄村现在已拥有集体固定资产520多万元,每年集体经济可收入40多万元。这对一个一穷二白的小村来说,实在是一个质的飞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心系人民群众,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普发兴不止一遍地重复着这句话。
集体有了钱,普发兴就把钱用到村里的公益事业,让群众来共享:投资70多万元,将长4700米、宽4米的主村道铺成了水泥路面,有6个村民小组安装了路灯。修建、改造饮用水卫生井425口。投资130多万元,建盖了可容纳18个班级的小学教学楼,全村适龄儿/fanwen/童入学率达**。投资37万元,建盖了5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所,村里的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修建环卫站,有专人打扫垃圾,村容整洁。投资25万多元,建设村文化娱乐设施,戏台、篮球场、门球场、图书室、乒乓球室、卡拉OK厅应有尽有。村里还坚持每年划拨1万多元,举办5至6期农业科技培训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