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家长学校校本培训材料(11)

事迹材料
2010/12/27
2011年初中家长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实际上,疏离和逆反只是表面现象,它所包含的实质是成长规律所提出的要求。就像前面我们谈到的,独立和成熟的感觉使得青春期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格外密切,同样是独立和成熟的感觉,使得他们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对父母的服从和依赖。我们常说“童言无忌”,儿童时代的心理是完全坦露的,没有什么内心的秘密,对别人不设防,对家长倾吐一切,敞开心扉,没遮没拦,有什么想法脱口而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无“后顾之忧”。到了青春期后,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了,愿意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喜欢保留自己的秘密,不愿吐露内心的真情,不轻易把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特别不愿向老师、家长等有尊严感的成人说,而是把心扉严密地闭锁起来。在家里希望/有自己的小天地,常常把自己的抽屉锁上,不让别人翻看。但是,他们的内心秘密总是要发泄的,就通过写日记等办法表白自己的内心秘密,倾诉自己的真情,寻求自我安慰。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青少年,有时感到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就会产生无名的孤独感和忧伤感,落落寡欢,神情忧郁,对月落泪,见花伤情。但是,从总体上说,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出现,在人的生命长河中,不但是必经的,而且有着进步的、发展的作用,推动人们从幼稚走向成熟。通过自我反省,树立起正确的自我观念,抑制本能的无意识冲动,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因此,无论童年时宝宝的天真烂漫多么令人留恋,你们的关系多么融洽和谐,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他已经开始迈向成人世界,这是认识的重要一步。相应的,家庭关系也需要建立不同于以往的模式。
当你被孩子的固执和反抗气得头昏眼花时,你不能够象过去那样用命令强迫他们服从,而只能“晓之以理”;当孩子对家庭事务或社会问题发表高见时,你不能像过去那样说他根本不懂,这是大人的事。而应当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了解;当孩子拒绝告诉你他与某位同学通话的内容时,你不能要求他“从实招来”,更不能在下次偷偷用分机旁听......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
他们长大了,但他们依然爱你,他们希望并且需要你以不同于以往的、同志式、朋友式的平等态度对待他们,而不是仍然将他们只当成“乖孩子”。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其中不乏生死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请想一想,即使对待如此密切的朋友,彼此之间能够未经允许互拆信件吗?能够未经同意代做决定吗?哪怕是为对方着想、于对方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有利,你会吗?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做是不道德、不尊重别人的。那么,你又为什么理直气壮地去这样对待已经十几岁的孩子呢?为什么对他的拒绝和抵制感到气愤和委屈呢?我记得《围城》上有这么一段话,刻画了做家长的心态:“一切做长辈的都不愿意小辈瞒着自己有秘密,把这秘密逼出来,是长辈应尽的责任。”,所以,我们总是有意识无意识地去了解孩子的“秘密”。我还想起《中国教育报》上的一句话:“硬性了解孩子秘密的家长是不会尊重孩子的家长。”
下面有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1、请记住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你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的他们不会再简单地服从和遵守你的命令。
2、请记住你的孩子有发表意见和观点的权利。家庭的“重大决策”,比如耐用消费品和高档电器的添置、度假的方式和地点,甚至于父母工作的变换,都应当让他们知道,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且尽可能加以采纳,因为青春期思维的敏捷,使得他们的想法比成人更精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