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厂实习报告(4)

实习报告
2012/2/18
介绍:计量值管制图(x-r)常用
1)先行收集100个以上数据,依测定之先后顺序排列之。
2)以2~5个数据为一组(一般采4~5个),分成约20-25组。
3)将各组数据记入数据表栏位内。
4)计算各组之平均值x。(取至测定值最小单位下一位数)
5)计算各组之全距r。(最大值-最小值=r)
6)计算总平均x。
x=(x1+x2+x3+…+xk)/k=ξxi/k(k为组数)
7)计算全距之平均r:
r=(r1+r2+r3+…+rk)/k=ξri/k
8)计算管制界限
x管制图:中心线(cl)=x
管制上限(ucl)=x+a2r
管制下限(lcl)=x-a2r
r管制图:中心线(cl)=r
管制上限(ucl)=d4r
管制下限(lcl)=d3r
a2,d3,d4之值,随每组之样本数不同而有差异,但仍遵循三个标准差之原理,计算而得,今已被整理成常用系数表。
9)绘制中心线及管制界限,并将各点点入图中。
10)将各数据履历及特殊原因记入,以备查考、分析、判断。
(6)管制点之点绘制要领:
1)各项工程名称、管制特性、测定单位、设备别、操作(测定)者、样本大小、材料别、环境变化…等任何变更资料应清楚填入,以便资料之分析整理。
2)计量值变更管制图(x-r,x-r…等)其x管制图与r管制图的管制界限席宽度取法,一般原则以组之样本数(n)为参考,x管制图之单位分度约为r管制图之1/n倍。
(纵轴管制界限宽度约20-30m/m;横轴各组间隔约2-5mm)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 3)中心线(cl)以实线记入,管制界限则记入虚线;各线上须依线别分别记入cl、ucl、lcl、等符号。
4)cl、ucl、lcl之数值位数计算比测定值多两位数即可。
(各组数据之平均计算数则取比测定值多一位数)
5)点之绘制有[·]、[○]、[△]、[×]…等,最好由厂内统一规定。
6)变管制图,二个管制图之绘制间隔最少距20mm以上,可行的话最好距30mm左右。
(7)管制图之判读:
1)管制状态之判断(制程于稳定状态)
a多数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b少数点子落在管制界限附近。
c点子之分布与跳动呈随机状态,无规则可循。
d无点子超出管制界限以外。
2)可否延长管制限界限做为后续制程管制用之研判基准:
a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管制界限线内时(机率为93.46%)。
b连续35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1点时。
c连续100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2点时。
制程在满足上述条件时,虽可认为制程在管制状态而不予变动管制界限,但并非点子超出管制界限外亦可接受;这此超限之点子必有异常原因,故应追究调查原因并予以消除之。
3)检定判读原则:
a应视每一个点子为一个分配,非单纯之点。
b点子之动向代表制程之变化;虽无异常之原因,各点子在界限内仍会有差异存在。
c异常之一般检定原则:(如图所示)
(8)管制图使用之注意事项:
1)管制图使用前,现场作业应予标准化作业完成。
2)管制图使用前,应先决定管制项目,包括品质特性之选择与取样数量之决定。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光驱厂实习报告》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