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会展认识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2)

实习报告
2014/9/15
承办单位:齐鲁晚报天一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4、办展时间——4月11日—14日
5、展品范围——汽车、汽车用品部分和汽车摄影器材等
6、展会规模——占用了本展馆的3个展厅,约11200平米;参展单位包括国际国内许多知名品牌,参观展会的观众每天大约近万人。
7、办展频率——年两次,分为春季汽车展示交易会和秋季汽车展示交易会
8、其他方面:由于工作人员的认真引导,停车、人员进出还算比较顺畅,展馆内观展人员的秩序和服务虽然在一些小细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但总体而言还算令人满意。
二、观众关注度和满意度调查
(一)观展人群的人员构成
1、性别比例——总体来看,近七成来到车展现场的消费者为男性;
2、年龄分布——观展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26—30岁、46—50岁三个年龄段;
3、学历分布——七成以上观展人群的最高学历为高中/中专/技校/职校和大专,本科占比17.31%,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人群相对较少。
4、职业构成——来到车展现场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一般办公室职员、私营企业主/企业合伙人等;
5、家庭平均税前月收入——六成以上的观展人群的家庭平均税前月收入在6000—11999元之间;
6、地域分布——本次车展有6.73%的观展人群来自外地,主要分布在济宁、青岛、莱芜和枣庄;在济南,观展人群主要集中在历城区和历下区。
(二)观展人群的购车关注度
1、购买意向——大多数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的预计购车时间在6个月以内。
2、购车预算—一半以上的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的购车预算在10—14.99万之间;
3、是否在车展现场订车——极少数消费者在车展现场订购了新车
4、观众的观展目的——大多数消费者来到车展现场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关注的车或新上市的车;少数消费者来到车展现场是为了集中对比选车和下单购车的
(三)汽车信息获取渠道主要通过报纸、互联网和朋友推荐等渠道来了解汽车信息,常登陆的汽车网站主要有汽车之家和易车网
(四)观展人群对整个展会的细节和整体评价——对于此次展览会,消费者总体比较满意,参展汽车品牌多,有很多新车型;车展广告宣传多;展台布局合理,有很多吸引人的新颖设计等等,但是进入会场的方便程度以及会场秩序有待提高,另外车模环节与其他知名车展有明显的差距。
与此同时,针对此次展会,我还比较了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和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两个不同展馆的不同之处,总体情况如下:、
1、车展品牌: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为豪华品牌及进口品牌展区,捷豹路虎、凯迪拉克、宝马、奔驰、雷克萨斯、奥迪、进口大众、进口现代、进口福特等豪华品牌车型悉数到场,高档的豪车、美艳的车模,引来汽车发烧友及摄影爱好者无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提到的豪华品牌,此次齐鲁春季车展更是首次引进了神秘超豪华品牌,这也是该品牌第一次参加齐鲁车展,它的到场,无疑将给本次车展带来更加浓厚的“豪华味”,车迷可尽情体验豪华品牌带来的奢华感受;而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为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展区,“老牌劲旅”再发力,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一汽丰田、东风本田、长安福特、东风标致等合资品牌继续冲击车展高销量。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微博)等自主品牌将于车展再掀“国人购车”风潮。
2、展览面积: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比济南国际会展中心要小;
3、场馆秩序: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秩序稍微好一点,而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馆内馆外秩序却有点混乱;
4、展会服务:两个展馆展会的服务工作做的都不够周到,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展会的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1、会展公司过分重视招展。随着会展经济的逐渐升温,展览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但也难免鱼龙混杂。一些急于求成的展会,根本没搞清到底有谁需要这样的展会,就摆开场子圈钱、套钱,结果导致参展商尽兴而来,败兴而归。
2、会展公司招展方式单一、落后。大部分公司主要以电话营销作为展会营销的主要手段,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热情。
3、会展现场服务不到位。会展公司与会展场馆、参展商由于没有事先协调好,在展会期间引发诸多问题。
4、个别展馆交易秩序混乱,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建议:、
1、不断加大招商力度,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参观观众的组织上来。根据市场的需要,逐年增加展商的人数,以便让买家和展商人数成正比,展会规模与参观人数同步增长。
2、寻找多种方式招商,不断探索新的招商方式。从展览企业内部完善和建立自己相对招商系统和招商数据库,完善自己的网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自己的会展招商网站,与传统的会展招商方式配合,选择有效地招商媒体和平台;
3、进一步做好参会客商的邀请工作,逐步增大到会客商数量,提高参展商的积极性;
4、坚持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场馆设置,继续提高场馆设置专业化水平;
5、 进一步办好会期各项活动,不断推动展、会、赛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互动局面;
6、不断优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为客商交易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易洽谈环境;
7、 进一步完善办会理念,进一步密切各方联系,进一��加强相互沟通,进一步细化运作,进一步分析和加强薄弱环节,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各种预案。
总结与体会
这次认识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自己主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人协调处理事物的能力,学会了用工作计划来约束自己。同时,此次的实习,也让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各种不足,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人际交往能力、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实践能力等等。
一、收获
1、关于专业知识,实习有利于会展理论知识的巩固,从而检验出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的地方,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加强。
2、关于会展业发展与自己的就业之间的联系,会展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严重紧缺存在着矛盾,这使的展会的组织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会展人才短缺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会展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从业人员业务和文化素质总体比较低。在我国,会展专业人才是个很大的空缺,据介绍,至少有100万的需求。这对我们在校学生是个很大的机遇。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把自己的专业选好,有利于今后的事业发展,成功几率会更高;从事会展业,工资比较丰厚,这对自己的物质消费水平起决定作用。同时,有利于各种精神文化消费,不断提升自己;从事会展业发展空间比较更大,有利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大胆创新,大胆开拓,开创自己的事业;在目前就业紧张的情况下,会展工作相比之下更具优越性,竞争压力要小。所以说,会展业的发展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是个很好的机遇,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学习会展策划与经营专业的信心;
3、对于到公司实习,要认真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服务承诺和工作制度、具体流程等,要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和与人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学会怎样严肃认真地工作,要学会虚心,要学会以礼待人。
4、会展行业牵涉面广、涉及行业多,对于刚刚兴起的会展专业,不同的人群对其看法不同:
(1)一些会展企业的负责人一般不太愿意招聘刚刚毕业的会展专业学生,原因是会展策划、设计和组织人才容量有限,企业真正大量需要的是展台搭建、展品运输、接待、客户服务、咨询、设计等操作性实用性人才,毕业生大多眼高手低、不愿从事这类又苦又累、收入不太高的工作。
(2)学生们却抱怨,上课讲的没有用,碰到的问题又没有讲过,不知怎么处理;
(3)由于会展专业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学科,教师多是半路改行,本身缺乏会展实践经验,较难延伸;教材不完善;缺乏实训基地;会展公司不愿意介入教学实习活动等。
二、不足之处
1、工作中不知道怎么跟别人沟通,交流能力差;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全,不能完全与实践相结合;
3、团队协作能力差;
三、努力的方向
(一)会展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这对我们的个人素质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各方面能力。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会想,要有所创意。想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没做的。
2、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如方案书、邀请函、广告等。
3、善于交际,学会与人以及组织沟通,以最准确的方式传达信息。
4、实干,踏踏实实做实事。
5、会展工作无小事,注重工作及学习生活中的细小事物。
(二)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多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全面结合所学的会展知识多参加一些会展活动来提升自己,培养各种综合能力,特别注意提高自己的实干能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放到实践当中去,在实践当中学习知识,优化知识,打下一个扎实和稳固的工作根基。
(三)实际工作与书本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学无止境”、“学到老、活到老”,不论干什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即使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对应,仍会在工作中碰到许多专业知识中没有的新知识,所以要想胜任工作,必须边工作边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新的知识。
(四)对待工作绝不能马马虎虎、随便了事,要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这次认识实习,让我体会到了会展二字背后的快乐和辛苦,让我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的大海捞针。同时,也让我吸取了许多工作和社会经验,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这将对我以后踏足社会,谋生立业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学习——工作——再学习,发掘自己的实力,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迎接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