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

事迹材料
2012/3/26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人,他不愿停歇自己前进的脚步,不愿成为一个被年代定格化了的人物,而愿与时俱进,在自主创新路上不断追求更高、更远、更难的目标。他常说“路在我们的施工下可以延伸长度,人只有在读书创新中才能增加厚度”,所以无论是紧张的施工期间,还是闲暇的休息时间,xxx身边常备几本业务书,一有时间就埋进书堆里,孜孜不倦地吸取着书中的营养,给自己充着电。凭着这股不懈的学习劲头,从原有的中专学历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本科学历,从原有的施工技术员提升到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结合工程实际,撰写出了《液压喷播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和《中云隧道工程施工工艺初探》等论文,获xxxx继续教育协会工程专业委员会贰等奖。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高速公路建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相关的文章。
在工程施工中,他总能不断地创新施工工艺。在一个又一个施工难点面前,他不断翻阅着施工图纸,请教着经验丰富的人员,提出了一项项施工新工艺。xxx高速公路上,他结合xxx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典范示范工程要点,在边坡修整和绿化上动心思、花脑筋,转变观念,提出要修建自然和谐边坡理念,做到取法自然、结合自然、融入自然,不留下刻意痕迹,不露出人工成份,把b1标建设成为了全线最漂亮的一段,引得各标段及社会各界竞相前来参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新颖的理论。红砂岩施工一直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道拦路虎,而xxx高速as15标恰恰全线基本上是红砂岩,肖云带领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试验,一次又一次探索,从引进大吨位碾压设备和合格解小设备开始,到大胆引进落地式强夯设备,确保红砂岩施工质量,使红砂岩施工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也成了全线红砂岩设施的试验路段。
在工程管理中他总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靠天吃饭”、粗放式管理曾经是高速公路建设中无法逾越的障碍,作为一个现代型、专业型的年轻项目经理,xxx不愿意再走常路,他创新管理手段、整合管理力量、改进管理理念,提出“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的管理思路和“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精细管理”的管理办法。首先编制出涵盖管理规章制度、考核奖惩细则、收入分配、绩效评定、岗位责任状等51项内容的《施工项目管理大纲》和《工程施工规划》,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
其次,创新施工队伍合同管理模式。他认真总结以往项目经验,构思施工队伍合同管理新模式,对资金流向全过程控制、工程款借支方式、民工工资发放、队伍外欠款项监控、价格调差、工程变更管理、税收缴纳等方面构思出新的条款,拟定出新的合同版本,使合同更能体现甲、乙双方共赢的目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更具有可操作性和便于掌握等特点。
再次,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为员工搭建一个良好的工作舞台。在项目经理部,他大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用人环境,不断为年青技术人员提供实践和发挥才干的机会。通过项目培训锻炼,着力塑造并培养一批新生骨干力量,进一步扩大技术成果,提升施工科技含量,打造企业施工核心竞争力。
和谐高效团队的组织者
“眼光有多远,事业就有多大。胸襟有多宽,队伍就有多强”,这是xxx走上项目经理岗位上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能在高速公路南征北战中获得如此成绩,其秘决还在于xxx带领出的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施工团队。项目经理是这支团队的核心,通过目标引领、制度保证、激励机制、和谐关爱等措施,打造出了一支拉得出来、叫得响的过硬队伍。他自己作为项目经理,没有脱离广大职工,而是以身作则,充当好领头雁的作用,在工作上他是员工的排头兵,学习上他是班主任,生活上他却象是个年轻兄长。谁家有困难,他主动靠前;谁思想有疙瘩,他总是耐心的开导。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xxx在家门口修建高速,却住在经理部,他假设是远在百里他乡,做到人在工地、家在工地、心在工地。万事开头难,XX年除夕夜,肖云放弃与家人年终团圆的机会,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谋划着xxx高速公路as15标的施工全局。正如他妻子说的那样,“xxx项目是xxx的工程,在他内心里好象家乡父老的眼睛都在看着他,加上他年轻,没有根深的经验基础,只有全身心的投入,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经理部的工作人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白天,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穿行于山林、田野测量放样,晚上开展工程调度、技术交流、整理资料常常到深夜。辛勤的劳动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多次在全线劳动竞赛中被评为优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