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龄的散文随笔:闲谈中年

散文
2022/3/16
编者按:三毛曾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闲谈中年》。
好像日子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地过,就步入到了中年人的行列。
走在街上,对面的女孩年轻靓丽,画着淡淡的妆,连带着身上一股淡淡的香气,欢声笑语地从身边一闪而过,那股青春的味道着实让人羡慕,再深想一下,心里便有一丝落寂。
年轻时的我们,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地步入中年的?说真心话,忘的差不多了。那时候,脸上能抹一点“永芳”擦脸油,脚下能骑一辆26的彩色小坤车,就算是行走在“时尚”的最前沿了。有了小家后就更别提了,尽顾着省钱买房带孩子,走哪都像火烧屁股似的,到底有没有像刚才从身边走过的小姑娘一样,化一样淡淡的妆,喷洒一些淡淡的香水?好像没有,又好像有过。
硬把自己从回忆中拽了回来,实在是担心年轻姑娘青葱水嫩的青春面孔再来第二轮打击。
一直把自己往年轻里打扮,有种不服“老”的劲头时刻监督着我。五一期间,女儿从学校回家陪我逛商场,特意精心打扮的我看中了一个浅肉色青紫相间的发夹,斗胆往头上一戴,眉眼间立刻闪亮了起来,人也好像年轻了,正在沾沾自喜的时候,老公一句“准备扮演一下清新小萝莉吗”的话让我顿时对自己没有信心,发夹拿在手上,就是不肯放下,还是女儿贴心,硬是说老妈我戴着好看,满眼欢喜的将发夹仔细戴在我头上,从头到脚看了我一遍后,连连地点头说了N句“漂亮”“好看”的话,然后坚决地向收银台走去……
中年人的标签,已经结结实实地贴在了我身上,想甩都甩不掉。
可是渐渐的,我便体会到了中年的好,比如,生活安逸了,心态平和了,孩子长大了,对父母也温柔了。当仓库有余粮,口袋有余钱的中年的好一件一件地摆放在面前,心里顿时又充斥着快乐和满足。瞧瞧我们,能吃能喝,能玩能侃的心情似乎又抵消了对中年状态的忿忿不平。
中年,说老不老的年纪,在年轻人眼里,虽然嘴里甜甜地叫着“姐”,喊着“哥”,其实内心早将我们归于“大叔大妈”的行列,但在老年人眼里,我们还是喜滋滋地继续做着年轻人。晚上公园遛弯的时候,那些老年的“大叔大妈”看我们的眼神,绝对是羡慕嫉妒恨,完全抵消我们看年轻人时的心态,不是常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吗”?而我们这个年纪的男男女女,在单位里,能干的都是中流砥柱,不能干的都放在了较轻闲的岗位,年轻时的摸爬滚打换来现在的自在安乐,年轻时的节前缩食,换来现在的衣食无忧,想想也就释然了许多。
三毛曾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
瞧瞧,三毛的年轻就没细细的品过,何况草根的我们?
泡杯茶吧,把中年的快乐融进茶里,随着袅袅的香气,展望一下未来,比如,约几个朋友聚一下,酒至半酣时,雄赳赳、气昂昂地吹一下“想当年……”(此处省略若干字,你懂的);再比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年轻人,别羡慕我们,年轻时没仔细过,中年了一定要仔细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