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公司庆建党周年演讲稿范文(2)

七一建党节
2014/6/24
为了企业而“抠门”
我不否认,我这个人是有点抠门。我从小生在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多,比较穷,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在我参加邮政工作、甚至当上局长后,节俭的习惯也一直不敢丢掉。如果没有共产党,别说我们家能有人当局长,就是能端上个公家的饭碗也不敢想的。所以我从内心里感谢我们党,感谢邮政企业,同时我也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就不要忘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就是代表党员先进性的一根标杆。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xx局干部职工眼里,我对钱是抠得紧了一些,特别是分营初那一、二年贫困紧张的日子里,真是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分营之初,我就在全局大会上提出了“勤政跟我干,廉洁向我看”的口号,要求大家“勒紧裤腰带,拼搏三四年”。我带领局班子成员,连续熬三个通宵,建立健全了《班子廉政建设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来宾接待制度》和《用车派单制度》。在来宾招待上,规定了上级来客一般不住高档宾馆,一律在普通餐馆用餐。专业实行对口接待,严禁一客多陪。市局领导检查工作,基本上也是在小餐馆吃工作餐。六年下来,仅招待费一项就节约几十万元。
在车辆使用上,严格实行派车单制度。下乡镇支局检查工作,一律坐班车。急需时也尽可能一车多用,集中一趟办理。这一规定出台后,派车次数由过去平均每周7次减少到2次,每年节省开支几万元。局领导班子严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决不搞特殊化。我个人家住县城,往往习惯于上下班走路回家,从不坐车,五里多的路程,对身体也是一个锻炼。有人问我说:“你有车咋不享受哩?”我笑着说:“每天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哪。”我到支局检查工作时,一般情况下喜欢骑上自行车,既随意又能走走看看。我是军人出身,平时喜欢简单,检查完工作,在支局长家下碗面条一吃了事。我不喜欢铺张,不喜欢刻意复杂,连我的办公室也是最简单化了。分营时留下的一张办公桌,一摆就是四年多,曾被市局一位副局长称之为全市县局长中之最小的办公桌了,此外就是普通的木椅、木沙发,屋里没有进行过任何装饰……曾有一位乡联社的主任当面挖苦我说:“你堂堂一个县局长,办公条件太寒碜人了,连俺这基层小官还不如哩”。我听了,只是淡淡一笑,你阔你的,我穷我的。我总感觉到,企业就如家一样,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算计,十几元的发票,百十元的搬运费,几百元的地方征收款等,能省就省,该减就减。在财务支出方面,大项开支集体研究,未经主要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借支公款。每张报销的发票,必须经过经办人、股长、主管副局长和我四个人签字才能生效,这样就有效堵住了乱借支、乱开支的漏洞。
XX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几十吨麦种由四辆大货车运回县局,因门楼太低,邮车进不去,办公室主任到我办公室请示,说要不要到街上雇几个小工卸车?我听了,二话不说脱下外衣,卷起袖子就下楼了,走到车前一袋一袋地往下搬。办公室主任见了,也跟着搬起来,十几个正准备下班的干部职工,一看领导带头了,也不等招呼,自觉加入了搬运的队伍。在这里,我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当时还有两名路过局门口的退休职工,其中一位正牵着孙子的手散步,见状也把孙子交给门卫,两个抬起了一只麻袋……我劝他们别累坏了身子骨,但他们始终如一,和大家一起,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直到把麦种全部卸完。卸车这件事还有一个小插曲也值得一提。由于邮政局大门与当时的电信局(现在的网通公司)一墙之隔,我们卸车的时候,刚好有几名电信局的青年职工在大门口转悠,见我们为省下区区的几百元钱的装卸费,连局长都在亲自忙乎,他们当时感觉特别好,还嘻嘻哈哈地嘲笑说:“瞅见没有,现在邮政上穷得连搬运费都出不起了。分到邮政局算他们倒霉了!”但在两年多以后,这件事例竟然成为xx电信局学习的典型事例。他们的领导后来说:如果我们早几年像邮政局那么拼命,那么心齐,那么节俭,xx电信的今天决不是现在这种局面。
六亲不认水端平
我还有一个名号:六亲不认,认死理儿!我在xx当局长已经有六年多了,六年中,由于我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大胆管理,有个别人对我是有些看法。但说句实在话,我最认死理,最铁面无私、批评最多的大都是我的亲人、友人和身边的同事。
XX年的5月1日,是我小妹结婚的喜庆日子。早在她结婚前就向我提出过要求,出嫁时想借用一下局里的小车,我当时没有拒绝,是知道小妹的脾气。但在“五一”那天,我以“紧急公务”为由,将局时所有的小车全“派”了出去,为此小妹气得当时就蹦了起来。我一边直陪不是,一边掏钱在社会上租了两辆车才得以补救。
XX年7月,我在郑州上大学的儿子放暑假回家,当时正赶上暴雨天气,公路交通因漯河被水冲,长途汽车被迫中断,儿子和同学因为带着电脑回来,不便乘坐火车。他的同学直接给我打电话,想要我派车到郑州接他们。望着外面的暴雨,当时我真有些犹豫,妻子非常理解我矛盾的心情,对我说:“让他经点风雨,自己回来算了。”听了这话,我立即给儿子打电话,要他想办法回家。儿子无奈之下,只好与同学一起搭辆货车绕道平顶山,直到夜晚十一点钟才回到xx。当我和妻子到车站见到儿子和他的同学时,电脑和他们俩个全都被雨水淋透了。从哪以后,我儿子的同学再不理他了。此事竟成了我儿子的一个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