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

其他节日
2011/6/16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的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能否继续以其固有方式生活的挑战。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利用亟待加强,刻不容缓。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以高等植物为例,中国约有3万种,美国及加拿大共约1.8万种,而整个欧洲仅1.2万种。
由于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80%人口分布在农村,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压力给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影响,致使中国成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了约25%共156种,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又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己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尤其是近年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程。
截止到1995年末,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799处,面积达718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19%,其中10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6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到1995年底,全国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繁育基地200多处,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中心在全国主要口岸城市设立了17个办事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组织实施了对大熊猫、朱鹮、扬子鳄、海南坡鹿、野马、麋鹿、高鼻羚羊等“七大拯救工程”。
面对全国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危机,这些努力无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体国民的重视和对物种栖息地的持续改善。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些什么呢?
最显而易见的是反对、监督和制止偷猎以及采摘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行为,让野生动植物远离我们的餐桌。穿着野生动物皮毛服装也是我们所不齿的行为。同时,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尽可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