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社会评价年终工作总结(2)

年终工作总结
2013/12/27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乃至国际的粮食市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粮食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实行领导挂联,企业拓宽经营渠道,增加收入。共收购各种粮食838.9万公斤;销售各类粮食556.3万公斤,其中:政策性粮油供应26.76万公斤;共实现利润-22.9万元,年底可实现扭亏略有世余。
2、非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有序,社会统计真实,预警及时准确,为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采集到非国有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872.6万公斤;销售粮食408.3万公斤。
3、圆满完成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
市粮食清仓查库第三普查小组和省粮食清仓查库省级第三复查组对××县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及粮食收储企业进行了全面普查和复查。经普查、复查认定:××县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品质宜存;账账、账实、账表全部相符;粮食库贷挂钩对应,无挤占挪用情况。
4、确保库存粮食储存安全。
对全县所有库点进行储粮安全、防火、防盗、药剂管理安全的综合大检查,重点是检查各库点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检查各类粮食库存561.5万公斤,检查率为**。做到粮仓内外清洁卫生,粮堆整齐,药剂使用严格按照储粮技术要求的《操作规程》进行,符合“一符四无”要求,有效地避免了粮食安全事故发生。5、增强风险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利用现有的仓储设施和技术力量向社会提供粮食仓储和技术服务,与大同私营面粉厂签订了常年委托代管协议,每年公司收取代储代管费用约20万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自我造血能力。二是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结合高良乡鲁古粮点所在地的区位优势,于今年4月初采取了职工集资和公司筹款等办法,投入了54万余元在高良乡鲁古粮点建设一个农贸市场,现已经投入运行,市场内的摊位及店铺出租收入9.6万元。三是新建日产50吨大米加工厂目前已经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土建工程于9月4日正式动工。
6、服务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在春耕生产期间为丹凤镇古城**,葵山镇者黑**共协调资金8000余元解决春耕生产期间的农资、化肥不足的问题,二是认真开展民情访谈活动,确定了两户贫困户为局领导结对扶贫对象,并资助了一名失学人员XX元现金。三是在“七一”建党节之际,共筹资4000元走访慰问困难党员8人。
(四)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廉政建设。
1、明确目标责任,实行风险抵押制。年初粮食局党总支书记(局长)分别与下属3个支部和各股(室)、公司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缴纳了400元至600元的风险抵押金。
2、注重制度建设,狠刹“五风”。完善和制定了《机关工作制度》、《机关管理制度》、《政务公开制》和《××县粮食局会议管理制度》等制度。从完善制度入手,狠刹“空谈风”、“浮夸风”、“吃喝风”、“攀比风”和“粗暴风”,形成从源头抓治理的工作机制。
3、实施“阳光政务”工程。一是规范政务公开,完善党务公开。对涉及全局的各项费用收支情况,党支部工作目标、阶段重点工作及进展情况、党费收缴情况、干部任免情况等内容及时公开。二是在人事任免上,既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又把握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法和程序,杜绝任人唯亲现象。三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涉及“二重一大”问题,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1000元以下的业务招待费,购置办公用品经费等由局长“一支笔”审批,大额费用的开支必须经过集体领导班子会议研究确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下,粮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以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粮食系统改制后行政管理职能相对弱化,与现行国家的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在人力和投入上严重不足,急待高度重视予以加强。
2、收购粮源急剧下降,粮食部门对粮食市场占有份额减少,抗御粮食风险的能力减弱,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
3、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缺乏后续的支柱产业,精深加工和应急加工能力较弱。
4、在完成改革改制后,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员得不到更新,发展速度平缓。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及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经营条件。一方面通过积极争取,采取财政拨款、贴息贷款、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