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环站年度工作总结(3)

年度工作总结
2014/1/10
六、抓好农产品质量申报认证。在去年组织9个产品获得质量认证的基础上,今年又组织20个农产品申报获得质量认证。其中一平浪盐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白象牌"食用碘盐获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其余19个品牌获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获无公害认证的品牌是:楚雄市精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楚龙牌"精制绿茶,牟定正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仙佛牌"绿茶,南华县兔街供销社的"云林牌"绿茶,南华县马街供销社的核桃干果,元谋县清和绿兴有限责任公司的"绿兴牌"农家果樱桃番茄,元谋县经作站的"兴元牌"以色列119鲜食番茄和湘研鲜食辣椒,元谋县来利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来利牌"热坝鲜食蕃茄和津优鲜食黄瓜,元谋县中山葡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果润牌"美国鲜食葡萄,元谋县蔬菜公司的"兴绿牌"鲜食菜豆、鲜食蕃茄、鲜食洋葱,云南生物资源研究所武定魔芋加工厂魔芋干片,武定县发窝乡绿色食品开发服务部的小夹荷兰豆,禄丰县鑫旺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金绿香牌"食用纯菜籽油,禄丰县天启酿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天启牌"食用禄丰醋和"小彝妹牌"食用梨醋,一平浪大青绿色实业有限公司的"一翠青牌"东升南瓜。到目前,全州累计29个产品获得质量认证。其中创有机食品品牌2个,创绿色食品品牌2个,创无公害品牌25个。认证产品原料种植地面积20.2236万亩,产品产量11.8109万吨,创产值21692.3万元。
七、综合协调开展农田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用养结合、综合治理"的农田地建设方针指导下,综合协调开展以治水改土为重点,地力建设为基础,稳高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25度以下坡地改梯地、沟路桥涵闸系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06年5月至2006年4月,全州共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劳动工日728.18万个。完成土方785.98万立方米,石方47.19万立方米,衬砌浇筑24.37万立方米,建成稳产高产农田6.91万亩,其中,吨粮级0.17万亩,750kg级0.75万亩,500kg级2.96万亩,400kg级3.0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66万亩,坡地改梯田梯地3.13万亩。配套建设田地间沟渠608条总长849.36km,机耕人行道路284条总长1548.21km,小水池(窖、塘)2336个,增加蓄水量50.17万立方米,铺设引水管道111条总长275.37km,建桥涵闸216道。截止2006年4月,全州累计已建成稳高农田193.25万亩,其中吨粮级27.50万亩,750kg级33.17万亩,500kg级68.61万亩,400kg级63.9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70.19万亩,坡地改梯田梯地69.56万亩,配套建设田地间沟渠11426条总长9869.50km,机耕人行道路4827条总长6270.651km,小水池(窖、塘)291462个,增加蓄水量559.65万立方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增强了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和产出率。
总之,在xx年度的工作中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诸如体系建设不健全、专项建设资金和监测检验仪器和设备及业务用车匮乏等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争取加以解决,争取更大进步。
楚雄州农环站xx年工作计划要点
一、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中央、盛州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按照州农业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立足本职抓好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环境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按照与省级对应项目抓了生态农业建设和农田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结合建设绿色经济州实施的绿色食品产业建设,开展农业环境监测、创品牌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主要集市贸易区上市的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抽检速测,宣传发动和组织申报农产品质量认证,打造彝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做好服务和提供技术支撑,使更多的农产品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够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并解决市场准入,促进农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民增收。
二、计划目标
1、按照不告不立,举报立案的原则,抓好农业环境管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查处农业环境污染案件和破坏农田生态环境案件和其他违反农业资源等案件。
2、结合产品质量认证,在农业环境污染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点100个,对农田土壤、水源和农产品实施动态监测。以楚雄城区为重点,每月对上市的蔬菜开展抽检速测,全年抽检样品150个。3、综合协调各方面资金建设高产稳产农田7万亩,其中建设吨粮田2000亩,750公斤级8000亩,500公斤级3万亩,400公斤级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