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5)

名人名言
2012/2/24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作者:爱因斯坦
◦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 作者:洛克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作者:狄德罗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作者:富兰克林
◦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 作者:马卡连柯
◦朋友是宝贵的,但敌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会告诉我,我可以做什么,敌人将教育我,我应当怎样做。 作者:席勒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作者:陶行知
◦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作者:乌申斯基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作者:陶行知
◦有小孩的父母,即使对家畜等,也不可使用粗野的语言。 作者:木村久一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作者:马卡连柯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作者:陶行知(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
◦人类本(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作者:威廉·詹姆士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作者:叶圣陶
◦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作者:马卡连柯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作者:陶行知
◦临期上马无他嘱,多买诗书教子孙。 作者:(宋)陈世卿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作者:赫尔巴特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作者:杜威
◦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年轻人把受教育求进步的责任和对恩人及支持者所负的义务联结起来,是最适宜不过的事,我对我的双亲做到了这一点。 作者:贝多芬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作者:蔡元培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作者:巴特尔
◦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作者:马克思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作者:爱因斯坦
◦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 作者:格林西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作者:书摘
◦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作者:(明)袁崇焕
◦岳母刺字育忠良;孟母复迁飞典章。 作者:《格言对联》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作者:蔡元培
◦只有受过教育的诚心诚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人越多,天国来到人间也就越快。 作者:契诃夫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可是最糟糕的还是你们男人家不愿意让女子受到能有所作为的教育,不愿意让她们凭自己的努力赚到堂堂正正的生活。她们所受的教育只是为了装装门面,好像她们一辈子只应该受人爱怜,靠男人吃饭,永远不会遭到不幸似的。 作者:马克吐温
◦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作者:布鲁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作者:爱因斯坦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作者:蔡元培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
◦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作者:凯洛夫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者:孔子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们自己用的得意的词汇,其实绝非来自我们自己。属于我们自己的无非只是依照我们的脾气性格环境教育与社会关系而做的些修改而已。只是这么点修改,使之区别于别人的表达方式,打下了我们特有风格的烙印,暂时算作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别的统统都是些陈年旧货,是几千年几百年以来世世代代的人说过的陈词滥调而已。 作者: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