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创意经济考察报告(2)

考察报告
2012/3/8
提起芬兰的同时,总会提起瑞典,不仅后者曾控制了芬兰国土,直到如今,两个国家仍然在“较劲”。瑞典人说,你们坐的是瑞典的车,芬兰人则会说你们坐的是芬兰的船。而我们正是坐船离开芬兰,越过波罗的海,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乘坐的是维京航线(Viking Line),夜晚7点启航,第二天早上5点到达目的地,正好可以一宿。由于两国之间隔海而望,陆路交通较为不便,海上航线成为两国国民周末度假、商务往来中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而船上开设的“免税商场”,便像我们的超市般方便乘客、家庭周末购物。我也正好可以观察他们的消费习惯,Absolut Vodka等酒类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上文提及的芬兰IITTALA、HACKMAN和瑞典DAVID DESIGN等家居品牌的一些畅销产品都能找得到。针对小朋友,则有印有北欧卡通人物Muumi的各式产品。一夜+直达+免税购物+娱乐,便是“维京航线”的创新经济模式,这种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在渤海(大连-青岛)、台湾海峡(台北-厦门)或许都可以尝试。
作为北欧传统强国的瑞典王国,酒牌Absolut Vodka、家居牌子IKEA和服装牌子H&M等则是他们在创新经济模式下的超级品牌,另外更有Volvo(富豪)、爱立信等在中国普通都如雷贯耳的牌子,都显示出瑞典人的强权传统。
他们在维系这种感觉,在斯德哥尔摩,14个岛屿构成的中世纪样貌古城,直至今天,此处市民仍然反感把现代建筑建造在市区。
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入口处,我看到了Das Dala木马的一个雕塑品,这是我来瑞典之前就知道的一个“瑞典符号”。缘何有名?据说是在瑞典人移民美国潮中,仍然心系故乡的瑞典人担心孩子不晓祖国的文化风情,便都会雕刻一个木马给小孩当玩具,同时睹物思国。这种传统的力量强大到以至于,看到谁家里有这种手工雕刻的红底花纹图案的木马,就必定可以判断是瑞典移民。木马的原型,在市政厅内部亦能找到,一幅反映瑞典军人远征欧洲大陆的壁画上,马的造型俨然就是Das Dala.直至如今,瑞典木马是斯德哥尔摩旅游产品中最常见的符号:明信片、餐布、围裙甚至收录瑞典音乐的CD封套,都能找到。
瑞典人的传统还有对家庭的重视。瑞典家居品牌数不胜数,简直就是创意经济中一个主线:生活百货的发源地,难怪会最终诞生IKEA这样的家居国际连锁超级企业。我在斯德哥尔摩夜晚9时一次乘搭的士的经历,司机饶有兴趣地听着电台,一打听,不是中国(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电台的情感节目(或让人心烦的医疗节目),而是Living 节目,主持人和听众大谈生活起居琐事。
我个人最佩服瑞典人的是他们的恒心与热情,Vasa沉船博物馆便是一个明证,只有他们可以积数十年之功完成一件多达10万件配件的“世上最大的积木”,把沉于海底经年的Vasa号整体修复,并建成一个庞大的博物馆,毅力惊人。想起他们为纪念“海上丝绸之路”而进行的“歌德堡1号”计划同样如是,应当是下一个了不起的恒心成就。而这种性格正是创意人追求“金钱买不到热情”的彰显。
有时想,办了这么久仍然兴趣盎然的诺贝尔奖和一直把瓶子游戏坚持下去的Absolut Vodka亦都是佐证。
下一站 挪威,奥斯陆,生命与新生
相比较芬兰的勃兴和瑞典的底蕴,挪威人在应对创意经济浪潮前似乎欠缺足够的热情——尽管他们有可以像村上春树般生活的“挪威的森林”和伟大的海鲜和寿司食品全欧洲最优质的“三文鱼”。
我对挪威直接而模糊的印象是:这真的是一个注重生命的国度,他们控制烟草和全国无赌场,他们平均年龄:男79岁女85岁,但这些并不表示他们只是温存 ——他们勇猛无畏,他们曾经有世界最凶猛的维京海盗,他们也有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海上科学探险Kon-Tiki号的事迹,无论是海盗还是科学家,无不反映出他们对生命的顽强渴求。而直到他们死去,他们(有钱人)会以海盗船作为墓冠,实在是一种对大自然继续抗争的心理暗示。 所有对生命的推崇,聚焦到一点,可以从他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个人雕塑公园——Gustav Vigeland可以看出。雕塑大师Gustav的雕塑品正是与生命紧密相关,以一个公园数百件雕塑品反映生命的主题,确是可贵。让人不慎感慨的是, Gustav公元的选址,正好与其背后的一个OSLO公墓地相邻,生生息息在此昭示。
尽管在北欧一路都看到北欧连锁酒店Scandic,但只在奥斯陆感受了一晚。酒店业亦是创意经济之一种,Scandic则加深了我的认识。这家酒店的口号是“北欧共同感觉”,无所不在的房间木质感,射灯风格独特的床头灯,高挂墙壁的电视机,闪亮雪白造型特别的马桶洗舆盆,简约别致的供暖片……完全不按酒店房间固有常规的更新设计思维,难怪其在“酒店设计与创新发展”评选中屡屡获奖。
设计做足功夫,而北欧新设计的方向亦可以在此酒店中略见端倪。
Scandic也许只是一个小案例,但启示我的是,一种代表欧洲设计的“新生力量”(或称“改造力量”)确然在北欧刮起。他们不存在过多的所谓古典主义、文艺复兴的传统所限,设计师只会发挥自己的创想精神因地、因时而行的新欧洲设计。如他们身处阳光珍贵的北欧,便会广泛使用大面积的玻璃透光设计,功能至上,简约优先。但没料到这个方式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甚至成为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问题,但这已不能责怪北欧的设计师们。
可能,在“设计立国”的丹麦能更好地印证我的印象。
下一站 丹麦,哥本哈根,幻想景象
我们乘坐和“维京航线”大致一样模式的Stena Line前往下一站,哥本哈根,童话王国丹麦首都。
从没有一座城市,在到达之前能如此渴望见到它的真实模样,也许是因为这儿有世上出色的旧城改造计划?或是因为这儿有SAS皇家酒店,这座号称1960年代最优美外形的现代建筑?或是因为在Stena Line航行中实在无所事事,慢慢等待驶向哥本哈根?还是在船上能预先拿到的宣传册实在太多太好(甚至能看到“性都”的色情业状况)?或者是因为伟大的Arne Jacobsen与Verner Panton的一切设计?还或者是因为童话王国的缔造者安徒生先生?甚至会乱想,哈根达斯与哥本哈根为何会有相同的词缀,莫非城中确有Hagen之味?
Stena Line质素比维京航线还要优质,令我在船上已经预先体验了丹麦:生活设计品牌Menu之精妙构思,安徒生童话角色丹麦铁兵之敦厚逗人,丹麦陶瓷艺术(风车、接吻小情人与烛台)之朴实。
一大清早就抵达了,上岸三分钟就可以在皇宫Amalienborg看卫兵列队站岗仪式,每个岗位“派兵仔”的感觉就像回到童年;
然后在克里斯汀堡(Christianborg)看“Peace Watch”的和平主义者在行动,一对老夫妇在冷风中扎紧Peace旗杆的举动让人感动;
在市政厅看卢森堡大公抵达,由马队接送市民夹道围观,隆重而平常的场面;
在这儿的广场前看安徒生的雕像,看遍地的鸽子,看骑单车的少女,看那些市民或游客,一切都是那样的热闹与充满人气(可能是在之前几站呆得熟了,人都少见了,如今重新见到这么多人,一时感觉不知道是熟悉还是陌生);
远远可以看到SAS,这座优美建筑并不张扬地矗立在古典建筑群中,古朴的哥本哈根火车站正对面,但这座号称最优美曲线的现代建筑,竟丝毫不现桀骜之气;
在“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啤酒”嘉士伯总部看他们的“大象门”,可能是世界工业建筑中最好的门;
在“夏宫”看“有名的”树木和在寒风暖阳中坚持的玫瑰,都是一致的美好;
在海边,没有去看那已经被破坏,暂时徒剩基座的“美人鱼”,后来才知道竟然是给闹事的球迷(丹麦国家队在欧锦赛被淘汰出局)下手损坏;
而最让我兴奋的是,能抽出独立行走的时间到了Danish Design Centre(丹麦设计中心),而且里面正在进行着丹麦最负盛名的Verner Panton的作品展。连最神奇的Phantasy Landscope(幻想景象)亦有展示,庞大的幻想空间简直让人欢喜得发狂。Venner确是一个神人,椅子、灯饰以至整体生活空间构想每件均是杰作。如此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在我看来,Venner简直就像是“设计界中的安徒生”。
这就是哥本哈根,总有游客说它乱,而它自己的广告语说是“不大不小”的都市。你会问“设计立国”何处呈现?生活中便是。丹麦设计中心售卖的明信片中有一句语录值得抄下为大家共勉:“Every new idea…is a combination of two existing ideas(每个新创想源于两个经已存在的创想的结合)。”
下一站 荷兰,阿姆斯特丹,偶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