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试点经验材料(3)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28
通过这套系统,我们能提供6个方面的查询服务,分别是鉴定成绩查询、证书信息查询、鉴定机构查询、报名条件查询、鉴定职业查询以及相关文件查询等。
5、北京市高技能人才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是应北京市委组织部要求建设,高技能人才数据库做为我市人才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工作由我局负责、我中心承办。去年建成并通过验收。该数据库与“北京技能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紧密联系。按照规定,高技能人才是指获取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因此,通过“技能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的考务管理子系统,将获取这三个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基础信息可以直接倒入到“北京市高技能人才数据库”中。以前的高技能人才信息也已经基本录入到该数据库中,目前有30余万人的数据。
本子系统主要实现了本市高技能人才的在线管理,包括高技能人才的申报、审批、查询、统计、技术文献发布等功能。细分为5大项,即高技能人才信息管理、高技能人才个人技艺展示、技术疑难问题论坛、高技能人才求职和企业聘用信息服务。目前高技能人才分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三类。
(四)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实现了不同版本软件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我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已经接待了上海、广东、重庆、湖南、辽宁等多个省市鉴定中心的同行到我中心参观。
2实现了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实时统计,重点工作随时监控。减少了工作的推诿扯皮现象。某个业务流程卡在哪里一目了然。
3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是把基层鉴定机构往来中心的次数由6次减到了3次,现在一个鉴定流程鉴定机构来中心的3次分别是领取试卷、送试卷、领取证书交费。受到了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层鉴定机构的热烈欢迎。据我中心统计,一个鉴定流程减少3次,全市所有鉴定机构汇总起来,去年一年少来中心1万次。节省了时间,也节约了资源,甚至我中心门前堵车问题都大为减少。特别是去年,我市鉴定总人数达到创纪录的70万人,如果仍按原来的操作方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4证书管理方便了,鉴定机构来中心夹带证书偷偷盖章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通过“证书打印子系统”我市对证书的管理实现了“四新七防”的办法,“四新”即对证书内页实行四项新技术,包括印章套印、照片扫描、二维条码和科技防伪;“七防”即对证书实行七项防伪措施,包括:1、内置可见红色、兰色及不可见红色红光、兰色兰光。2、闭窗式安全线。3、印有“长城”图案和“资格证书”字样水印。4、采用版纹纸印刷技术,内页纸张为90g/㎡彩色喷墨打印纸。5、内页外围是三层变化不一样的花边。6、内页底纹由间距不同的交错线构成,隐含英文“ldbzh”。7、内页周围有缩微文字,用肉眼看只为一条线,而用15倍放大镜可清楚看见其中的字母“zhyzg”。通过以上办法,证书打印完全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不需要任何手工操作,更有效杜绝了假证现象,维护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各级领导重视是这项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部中心领导和我局领导对我市技能人才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我中心与部鉴定中心有“近水楼台”的优势,部中心很多领导多次到我中心,对我们的技能人才信息建设的架构、功能、科学性、完整性、前瞻性等进行指导,并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局领导也对北京市劳动力市场宏观统计指标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有力保证了这项工作较好的完成。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试点经验材料》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