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经验交流材料(3)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28
学校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爱心大讨论活动”成果的基础之上,
对教师提出要求:加强各教研组和各学科之间合作,形成攻关型的学年组和教研组,集中个方面的智慧,攻三关,即:攻学生心理关、教育科研关、学法指导关。
结合师德建设年工作,在开展“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中,我校共有605名在校学生,每年利用暑假期间,动员全校任课教师普遍家访一次,对班级个别学生每月走访一次,在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中,我校本学年度教师家访达915人次。并写了家访记实。
我校共有20名党员,每个党员帮助两名学困生,定期找其谈话,做好帮教记实。有的党员主动帮助学困生解决生活困难。
为了攻克学法指导关,我校在XX学年度,分上下学期,结合新课改,在全体教师中分别开展了以说课和制作课件为主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研究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爱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富秀娟、王畅两位教师,特别关心爱护后进生,教育方法得当,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学生,深受学生的爱戴。
严谨治学是树立师德形象的基础。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树立德高者形象,还要树立博学者形象,我校年轻教师于雪梅、郭金凤、张丽娜平时认真钻研教材、耐心辅导学生,深受学生欢迎。
全体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一篇《师德案例分析》,总结一句“师德名言”。
学校建立了师德档案,主要内容有:个人简历、师德考核表、师德计划、师德案例和名言、师德论文、师德反思、师德总结等。教育局组织的师德案例评选结果卢艳春撰写的师德案例被评为二等奖,薛冬梅、李春丽的师德案例被评为三等奖、沈艳红的师德案例被评为优秀奖。
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在党支部的倡导下我校今年11月份又成立了“情满校园捐资助学基金委员会” “情满校园捐资助学基金委员会”成立的启动仪式,在一片欢乐而和谐的气氛中举行。
全校共产党员这项活动中发挥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干部捐助200元以上,普通党员捐助100元以上。在全体党员的带动下全校师生也都纷纷慷慨解囊,为贫困学生捐款。
“情满校园捐资助学基金委员会”的成立,把我校“弘扬‘三种精神’奉献一颗爱心”活动推向了高潮。
由于我们在师德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拓宽工作思路,坚持创新的精神,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今后我们决心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广大师生凝聚力,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姓的台阶。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