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材料(2)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27
五、抓制度
抓住腐败多发易发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体系,依靠制度改革创新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干部管理、预防腐败发生。特别是针对案件查办发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共建立各方面的监督管理制度50余个,其中软环境制度11个,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近20个,近期还即将出台绿化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其5个配套制度,对工程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全方位进行监督管理,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仅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前置审计制度一项,XX年11月—2011年9月,共节约政府性投资10.32亿元。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便民、利民、廉洁、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即:市、县成立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设立为民服务中心,村民委员会设立村级代办点。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建立和落实涉企检查、涉企处罚、招商引资项目否决报备三项制度,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建立科学发展观县(市)区综合考核奖惩制度,把全市四十多个责任制整合为一个责任制,实行千分制考核,防止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在市、县两级实行社会评价部门制度,社会满意度达不到60%的对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就地免职,达不到70%的进行通报批评、给予黄牌警告。
六、抓监督
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作用,整合各方面的监督力量,把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常规检查(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与明察暗访结合起来,把发现问题与督促**、实行问责与案件查处结合起来,根据发现问题的轻重程度,分别采取现场**并作出书面检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责令**、进行问责、立案查处等多种方式增强监督实效。今年以来共诫勉谈话277人(次),问责164人(其中县处级2人、乡科级80人、一般党员干部82人),提出**建议1500余条,信访转立案121件。
七、抓信访
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引导和支持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纽带,为反腐倡廉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纪检监察机关设立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及问责办公室,专门受理企业、群众、客商对各级各部门及领导干部的投诉工作,做到凡投诉的百***受理、凡受理的百***查清、凡查清的百***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制定和落实了“五必谈一约谈”制度,对群众有反映,经查证基本属实但达不到纪律追究的进行谈话诫勉;加大初信初访的排查力度,不断提高初信初访的办结率;加大信访督办工作力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信访成案率,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参与反腐败工作的积极性。
八、抓查处
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原则,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不查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是不尽职,查办案件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称职”的理念,不断改进办案方式、提高办案水平,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同时坚持以查案带动制度建设,查办一个案件,发现一处漏洞,建立一批制度,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
九、抓典型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材料》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