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3)

计划总结
2010/11/1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备课应该围绕着如何组织和设计有效的化学活动来展开.
2.新课程备课应注重问题设置的阶梯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尴尬的场面:我们设置了一个"简单"的题目,而学生却无从下手,这通常都是由问题设置的梯度不当引起的.新课程备课中设置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尽量让问题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3.新课程备课评价应更突出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
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律的.如"环节"都要求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引入","教学过程","教学小结","作业"等,缺一项就视为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科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我们认为新课程下的备课评价应把握以下原则:备课思路过程要有特色,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目标要明确.
4.新课程备课要注重感情投入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注重师生情感互动,先获得学生的信任,最后形成一条感情的/fanwen/链条,紧紧把师生连接起来,也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提高学习效率打下感情基础.
5.新课程备课要树立"团队"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教师要树立"团队"精神,注重发挥集体力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并推出新的教案模式,要求教师在教案中写教学设想,设计理念,并及时在课后记下教学随笔,进行教学反思,并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
(二)如何上课
1.新课程理念下的上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新知识的引入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在新知识引入中既应重视与旧知识的联系,又应创设有利于迁移的情景,因此能否讲好引入是讲好新课的一个关键.
2.新课程理念下的上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化学活动的教学的观念.
《课程标准》中的化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活动的教学.化学活动是学生经历化学化过程的活动,同时也是学生自己建构化学知识的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