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2)

教学工作计划
2013/5/15
4. 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抓实教学质量的三项评价,做好调研和检测工作。按照上级有关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竞赛、评比、展览和抽测等活动,确保每次活动都取得好成绩。
5. 按照“黄庄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目标及量化考核办法”对教师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6. 大力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建立“以赛促学”个性发展模式,开辟学生培养渠道,从实践与创新技能比赛、读书笔记、手抄报、小制作、手工劳动和实验课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7. 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不让一个差生掉队。要求学校要有计划、措施。教师有计划、措施,活动记录和成果展示总结。
(二)、抓住课堂教学关键,深化新课程改革
1. 积极适应课改新形式,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三难”问题,改变教学观念立足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和个体差异的评价原则,积极探索和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新措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2. 新课程系列课达标活动是一项重要工程,本学年要做好第四、五批系列课达标活动的验收工作并积极参加全区新课程系列课达标活动先进单位评选。学校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系列课达标活动上,要强化系列课达标活动的管理,优者奖、劣者罚,一定要纳入考核,并与实绩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确保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确保我校教师全部达标。校长要全程参与树标、立标、学标、练标、验收等活动,要对活动的质量负总责,要在全区的先进单位评选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3. 继续做好“三个一” 活动,鼓励我校小学教师人人写一篇最优秀的说课教案,讲一节最优秀的课改优质课,用新课改的精神评一节本学科教师的研讨课。充分发挥教学骨干、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把我校的新课改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三)、更新教研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教研活动
1. 立足课堂,关注课堂。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基本规律,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注重对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强调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用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学困惑。
2. 进一步实施校本教研的“三研”模式,抓实以学校为主题的问题式校本教研。学校要统筹安排,注重培养各年级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教师。使其成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或教学新秀。让他们做新课改的楷模、课堂教学的表率,使其能在教学教研中起带头和促进作用。
3.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组的作用,开展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每个学科都要有教改实验项目,要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对已立项的教改方案要及时指导,适时召开教研实验座谈会、汇报会帮助教师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注意完善有关资料的存档。
4. 继续强化单元集体备课制度,规范单元教学研究。实行超前一周备课,一课一案制度,任何人不备课不准进入课堂讲课,备课要体现新课改精神,要有二次、三次备课,要实用,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并推动新课改。坚决杜绝不实用、走过场的笼统的备课,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5. 注重加强课堂教学的交流。校长、主任要起表率带头作用,带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兼课的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的校长和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听课每周不少于1节,听课后必须交换意见并给以指导。一般教师的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听课记录要填写完整,要有过程评议和总评,应指出本课的优缺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互相借鉴,扬长避短,真正提高全体教师的讲课水平。
6. 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建立健全“以考促学”专业提升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按照市、区教育局有关部门要求,认真组织好寒暑假的教师业务培训和各学科的教师业务培训,按教师考试活动的成绩优劣计入量化考核档案。同时鼓励教师自学,自订刊物,捕捉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最好的课改经验。人人建立学习笔记,定期写出学习心得、课改经验和教改论文。每人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
7. 积极参加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专题报告、学科培训、课堂教学交流等教研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认真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外地确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并把外地宝贵的经验带给全体教师,通过传授教育理论和教改经验,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知识;
(四)、做好临时性应急性工作
对于上级各主管部门布置的临时性,应急性工作,我校要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