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怎样快速筛选学校(2)

求职简历
2010/11/1
2010高考填报志愿技巧:怎样快速筛选学校
在这里我们不必要对其辨别之完全真伪,只须认定一个基本事实即可,2000年※※交通大学招生时,在某些省份招生的报考指南只字未提合并,导致 有些考生被调剂到医学类专业,由此吃了大亏。为何如此说,笔者举一个事例加以说明,1999年地处湖北的华中理工大学(“211工程”高校之一)与同济医 科大学等校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在全国医科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但其招生录取分数线多年均比华中理工大学差一个档次(大约20分左右),更何谈※※/fanwen/交通大学从 综合实力上比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高校之一)还稍强,而※※医科大学比同济医科大学要稍差一点,这一正一反可见其差别有多大, 那么吃亏就有多大。学校在招生宣传中不提合并之事,你又能奈它若何?作为弱者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这触目惊心的重高考(考试)、轻报考(志愿填报)的惨痛 教训能否警醒许多考生及家长,使之不再发生呢!那就是广大考生及家长要十分清楚地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
(2)……。笔者不用去了解考生具体上当受骗的事实情况,只看着这高校一浪高过一浪的合并更名潮,就可作出明确的回答:凭想当然选校者大有人 在。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校热衷于更改校名呢?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但主要的是解决棘手的生源问题的需要。由于把冶金、纺织、煤炭、矿业、船舶、粮食 等院校,改为理工、科技、工业、金融、工程、财经等大学,把某某地级市学院改成某某省(或大区)大学后,生源马上就红火起来,因学校冷门、偏僻而导致生源 不定足的尴尬局面也就得到了扭转。正因为更改校名有如此的好处,且立竿见影,难怪众多高校乐此不疲。果真如此吗?看看严酷的现实吧!
原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在鄂招理科生352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148人,其中达到分数线的才37人。该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招生大获 成功。以河南为例,该校自2003年起,在河南的录取线大都保持在当地批次线30分以上,2006年在河南的文理科投档线分别比批次线高出30、23分。
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在鄂文、理科投档线分别高达530分、533分,比二本(一)批次线还分别高出11分、17分。而2007年在鄂理科投 档线竞比二本(一)批次线高出23分之多,比二本(二)批次线高出35分之多。要知道,这是一所位于青岛的二本(二)高校,1999年由山东矿业学院与山 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合并前两年,两所学校在很多省份都遭遇第一志愿不足的困境,而更名后,考生报考热情直线上升,近两年尤其明显。2004年,该校 理工类在鄂投档线高出批次线30分,2005年在鄂文理科投档线都高出批次40多分,理科投档线高达521分,仅比一本线低3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