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格式的设计剖析(2)

求职简历
2011/10/27
1、公司或组织的名称
2、工作地点(国家、城市或乡镇)
3、在职时间
4、职务名称
你的工作经历要回溯多远呢?这完全由你自己决定。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回溯的时间不需要超过10—12年。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例如如果你想重返学校教书,在18年前你曾从事过这一职业,但是为了抚养小孩而中止了,那么你可能会想回溯18年。不过最佳的选择是10—12年。在多数情况下,我们15年前从事的职业对今天的雇主意义不大。
工作经历部分应该是什么样?
在你使用时序型或综合型格式时,你要提供你为之服务过的每一位雇主和你从事过的每一项工作的特定信息。关于每个雇主或工作的信息应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基本的责任以及有关行业或公司的特定信息
2、履行这些责任所需要的特殊技能
3、突出的成就
罗列你的工作责任,应当使它们看起来像是经过压缩的职务描述。要突出重点,不宜过细。最后,还要注意用语应当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你选择的用语应该能够反映出你的精力、干劲、魅力、教育水平和职业风范。情绪和行为是说服别人的,用行动和动人的语言来证明自己。
扼要地描述在过去履行责任时运用的技能。这些技能可能包括你以前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设备使用能力,以及双语交流能力。你运用过的其他技能可能包括如何解决问题、交流、组织或掌握的技术。回顾你每天的工作任务,你可能会吃惊地发现你每天都在运用技能,而自己却一直对这些技能熟视无睹。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个人简历格式的设计剖析》相关的文章。工作经历或经验部分的内容应当主要集中于你所取得的突出的成果、成就和贡献。你每日履行的职能影响甚微。而你通过履行这些职能所取得的成就却决定了你是否会被雇用。不同的职业用以衡量成就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你可能需要考虑:
■收益增加■利润提高■费用节约■成功的技术改造
■生产率提高■系统得到完善■奖励和得到承认■新的政策和工作程序
■质量改进■新技术引进■启动和复苏■降低雇员流动率
■兼并与收购■削减存货■增加公司价值■问题诊断与解决
■做出的贡献
当使用功能型格式时,你只需要罗列出简单的信息,如公司名称、城市及国家、在职时间以及职务名称就足够了。
工作经历(其他)
极有可能的是,你的工作经历回溯了20年或者更长一些。那么集中地介绍近10—12年,而概述其他时间内的情况,你并不需要描绘出生命中每一分钟的情况。如果希望能够保持完整的工作经历背景的话,就用这一部分来总结许多年前发生的活动。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部分,与其他部分一样,应当最适当地定位你的资信,防止出现任何误导。首先列出你的最高学位,然后再回溯。如果你曾就读于六所不同的大学却没有获得一个学位,你可能会认为这些努力意味着你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但是,这也可能被认为是“未完成的项目”,因而对你不利。仔细考虑一下,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策略,采取正确的行动。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工作经验有限,那么教育背景的内容应该出现在简历最开始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高中、技术学校或者大学都应归属于这一部分。如果你的经验和成就能够占据优势,那么教育背景部分应当置于简历之末,因为在未来的雇主眼中,你刚获得的经验、技能以及成就的份量超过了你的教育背景。最后,如果你的教育背景资信很关键,或者远远胜过竞争者,那么你也可以把这一部分尽量放在简历中靠前的位置。
如果你有一个高中以上的学位,你就不需要在简历上列出高中学位。如果求职者没(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有高中以上的学位,那么就应该在简历中包括高中学位。在教育背景这一部分里,你想要写下的特殊细节可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