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行政工作总结例文(3)

工作总结文章
2012/8/21
为满足医院工作需要,全年共招聘各级各类人员291名,其中博士生24名,硕士生38名,护理人员130名,管理人员58名。
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对外交流。今年共有15批次国外和港澳台专家来我院交流访问,从医教研多方面给予我们有益帮助。我院派出13名青年骨干赴国外研修学习,16名青年骨干赴国内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特别是在光华教育基金的支持下,我院46名学科主任及骨干赴台湾地区开展学术交流,选拔15名青年骨干赴台湾地区研修。
四
积极探索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方法和渠道。儿科学系在理论教学、见习课教学中的两个模块,内科学、诊断学及妇产科学在个别见习课上深入开展pbl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施,有6名教师赴台湾阳明大学学习pbl教学法。举办暑期教师英语培训班,为40名骨干教师进行英语口语培训。按照学校要求完成了2010版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急诊医学成为校精品课程,儿科学获陕西省精品课程。在学校教学检查及竞赛中名列前茅。
医疗综合大楼内设18间示教室,投资上百万元装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建成的手术示教室,安装了手术转播系统,实现手术过程图像的实时传输和语音双向交互,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手术观摩、讲学交流等,彻底解决了学生观摩手术困难的问题。
顺利完成博士、硕士招生工作,录取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87名,博士报考及参加复试人数创历史最高。初次配合学校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监测”,向在院学生发放《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专辑》,切实贯彻学校诚信教育相关精神。创造条件开办学术讲座,邀请外籍专家为研究生开设系列讲座。完成同等学历研究生论文的盲审及外校论文交流评审工作。
五
以打造“服务型后勤”“节约型医院”为工作重点,在服务方式上,力求实现由 “要服务”向 “送服务”的转变。设立24小时后勤“一线通”值班电话,对所有问题做到“专人接待,快速处理,及时答复,主任负责”。加强考核监督,后勤各部门、各岗位、各班组定期巡查,树立起了良好的后勤人服务新形象。
后勤服务中心克服时间紧、工作强度大、周边环境复杂等困难,严把工程质量,确保了院内各项装饰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先后完成了旧门诊楼、临街房拆除工程;体检中心、小儿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美肤Ji光中心、肾病科、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北部小广场、工会多功能厅等多项改造工程;原“外科楼”装修改造即将完工,医疗区10千伏安二路电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干部病房楼”的装修改造方案设计正在进行中。
后勤各部门特别是后勤服务中心为医疗综合大楼的搬迁和使用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后勤职工深入科室,量身定做,配齐了大楼所需的办公用品。他们服从医院统一安排,精心组织,热情服务,在人力和物力上确保各相关科室的搬迁。特别是大楼投入使用,后勤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医疗用房面积增加一倍多,楼内设施技术含量高,他们能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大楼安全、正常运转。
根据安全保卫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完善各类突发应急机制,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加强全院消防器材的配备和管理,及时更换陈旧老化设备,检修科室水电线路管道,确保水电安全。对南、北两院停车场全部实行了24小时收费管理。全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年采购医疗设备862台(件),签定合同149份,完成采购金额5127万元,医疗设施明显改善。
存在问题
1、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凝聚力、向心力有待增强,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有待改进。
2、行政管理、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主任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3、财政专项完成严重滞后,影响政府对专项的投入。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纵深推进,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医院的发展面临更多问题及挑战。我们要居安思危,统一认识,团结一致,树立信心,挖掘潜力,增强竞争意识,切实解决好医院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让政府放心,让病人信任,让职工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