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任职四年来的工作总结(2)

工作总结文章
2011/11/17
(二)找准发展重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三大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业主大户和基地为重点,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以生猪、水产、蚕桑、粮油、劳务等六大产业为构建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生猪业,猪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坚持把生猪业作为一项为民造福,帮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积极鼓励养殖业主集约化饲养优质母猪,大力发展良种养殖场。二是狠抓“三百工程”,夯实粮食基础地位。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力促粮油生产增产增效。三是壮大了水产业,坚持统一规划,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走规模发展的思路,依托镇境内的溪河、塘、堰、稻田,积极组织协调,有效开发,实现了全镇网箱养鱼达892个,规范化稻田养鱼100亩,水产品总量达588吨。四是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五是蚕桑生产活力再现。我镇紧紧抓住蚕桑产业一体化的格局,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六是劳务开发成效明显。为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效益,实现农民增收之目的,按照“抓培训,建基地,重回乡”的思路,走“对外输出就地转移,回乡创业”的路子,强化劳务培训,实现了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自发型向组织输出型转变,由定向输出向回乡创业转变。涌现了似“丽菊服装厂”、“三溪服装培训班”等由打工仔回乡办的厂6个。我镇今年通过各种形式共培训农民工1195人次,有序输出劳动力600个,转移劳动力7986个,劳务收入达4300万元。
(三)聚集发展活力。发展需要资本的注入,没有资金,发展只是一句空话。三溪镇人多地少,经济基础差,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多方寻求集聚建设资金的途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抓招商增活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当务之急,以小平百年诞辰为契机,抓住龙舟节这一大好机遇,成功引进成都一业主在三溪镇投资1000万建成泰城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南充等地的业主纷纷落户三溪:有投资40万的蜂窝煤厂、投资10万的面粉加工厂、投资200万的谷物米粉加工厂、年产2万只的优质肉兔养殖场2个,还有武胜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在三溪投资200万元修建商住楼,全年共引资1500万元,为我镇增税100余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二是壮民企增效益。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实施“1510”计划,帮助民营企业完成技改,促进了民营经济总量上规模、管理上水平、实力上台阶,大大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我镇的财政收入。全年培育出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骨干企业1个,200万元的企业5个,新增个体工商户37户,为我镇创税70多万元。三是培税源严管理。积极培植税源,努力壮大税收,注重税法宣传,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支出管理,确保了镇村社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镇长任职四年来的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