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农工部工作总结(2)

工作总结文章
2011/10/18
形成有效的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企业效益。二是品牌创建步伐加快。坚持把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创造条件,积极申报。续展有机农产品1个;成功申报江西省名牌农产品1个;成功申报无公害基地4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家,其中,今年新增14家,发展社员2160人,带动农户15800户,建立产业基地136300亩,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四是高标准打造农产品基地。紧紧围绕全县油茶、吊瓜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油茶产业发展,成立了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心,筹措资金500万元,用于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新造改造油茶1.9万亩、"三竹"2.5万亩、果园1万亩、茶叶0.28万亩,新增吊瓜1.2万亩,全县吊瓜面积达到2.4万亩。因地制宜,建设有特色,规模在300亩以上的产业基地62个,其中新增高效标准化特色农产品基地11个,如澧溪镇坎上油茶基地、鲁溪镇双新油茶基地等。五是培植了一批"一村一品"行政村。以行政村为单位,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全县共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行政村37个。如清江乡的大田村、石渡乡的洞口村等发展成为吊瓜产业村。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县委农工部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四、其他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一是完成了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通过全体干职工的共同努力,2011年引进浙江安吉老板黄大明在鲁溪镇创办的油茶种植和茶油深加工项目,即武宁绿明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签约资金3000万元,实际进资200万元。另外还有4个意向性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二是落实了村建帮扶工作。今年我们在帮助挂点村争资金、跑项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已争取村级公路到位资金59万元、农饮工程项目资金9.3万元、下堰渠道项目资金18万元。同时,硬化了一个500m2的活动场地,并安装了篮球架;在稳定粮食生产、推广优质稻的前提下,重点发展水果和吊瓜这两大特色产业,培育种养大户8户,扶助三位返乡农民工创业。三是开展了机关效能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创建最优发展环境,根据武效字 (2011)1号《关于印发<武宁县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履职行为的监督,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机关工作"提质、提速、提效",打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及时办好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今年我们共受理政协提案6件,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办理人员认真负责,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办理完毕,6件提案征求意见**,办复率**,满意率**,得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五是抓好了有关调查研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专题研究,明确题目,确定专人,围(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绕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并就调查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建议等方面撰写了调研文章,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六是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我部对省、市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高度重视,每项任务都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七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和做好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党风廉政建设、维稳、综治、计生、信访、宣传、统战、老干、工青妇等各项工作。
2011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农业项目建设为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计划完成亿元以上项目1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抓好油茶、吊瓜两个主导产业发展,新增500亩以上油茶、吊瓜基地6个。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奖补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品牌建设。着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完成市下达水利工程、"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发展保水渔业,稳定粮棉油生产。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农业总产值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8%。
二、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6个乡镇的清洁工程建设试点工作,完成省下达我县清洁工程试点任务。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以"八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完成省、市下达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任务。突出抓好建设点以油茶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县委农工部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