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工作总结(3)

个人工作总结
2011/10/18
但仅仅有这些还不够。
在抗战中,是中国歌曲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延安鲁艺学校的演奏会结束后,当年外电评论说:“冼星海的一曲黄河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由此可见歌曲在当年的重要程度。
为了做这个系列的节目,我想方设法找到了四十余首原版抗战歌曲,在节目中随着剧情而逐渐使用,对烘托气氛起了很大的帮助。这些歌曲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在传唱不休。
有一首歌曲,在当年曾经由国共两党军队 在上阵杀日寇的冲锋前高唱,从延安唱到到重庆、从云南唱到滇缅。甚至到了抗战之后的国共内战时刻,仍被上阵双方的士兵所高唱。这首歌,最后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而另一些歌曲,在当年令人热血沸腾,后来则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在某些不方便交谈的时刻,在海外传递心声的代言,那就是黄河大合唱......
有了这些回肠荡气、动人心魄的抗战歌曲,节目的灵魂才能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听众面前。其实,为了这些歌曲,可以再做一个系列节目,等待充分搜集完毕歌声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之后,再予以推出。
二.关于其他工作。
1.流水账。
2011年度,在节目之外,我制作了全频道的ppt多媒体幻灯片“xxxx台推介”(36页)、参加了年初的“感动xx”现场活动和每一场“三农xx”节目下乡活动、 7月9日“直播大xx”大型直播、“60年xx记事”(作为唯一参与撰稿、制作、播音的主持人,负责1965年越王勾践剑出土的相关报道)、参加了广电影视“十佳节目”评选(我、旋、美)并获奖及获得xx广电影视节目奖三等奖。
根据本频道安排,分别制作了“主持人、记者2011年拜年宣传片、节目头”、“春节特别节目(我、旋、菊)的节目头及6集春节系列节目(每集23分钟)”、每一场“三农xx”户外活动的宣传带、“05-12周年之祭走汶川”宣传带、“创建xx卫生城市专题报道”节目头、xx台09版“台标”(两版)(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09版“间隔”(两版)、09版“结束曲”(两版)、新闻大视野“国内外新闻”片头、新闻大视野“今日关注”片头、新闻大视野“欢迎提供线索”宣传带、午间新闻网“资讯xxx”片头、午间新闻网“新闻xxx”片头、2011“六十年xx记事”片头、向祖国六十华诞献礼“风云六十年”片头(三版)、2011“国庆总片头”、“科学发展观”专题报道片头、xx台“创卫宣传”(四版)、“直播大xx”特别节目的所有片头及宣传带……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计制作和播出完毕各种宣传带195条,总时长6小时21分钟。
2.关于节目和工作的一些感想和思考。
通过全年各种系列专题节目的构思、素材收集、播音、制作,有了不同的收获和思考。
广播节目的优质化生产和播出,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落到实处。
与电视相比,广播节目在先天上就缺乏叙事优势,无法通过历史上留存的照片和无声电影来交代、还原当时的情景。但我的节目在诉说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的时候,却必须给听众以“那个年代”的感觉,否则就将影响到节目的品质。这就是节目在创作和制作之前必须要考虑到的实际问题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