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援建个人工作总结(2)

个人工作总结
2011/10/18
由此可见,要帮助理县盘活资金,打破瓶颈,就必须从理县人民的长远发展出发,为理县人民的根本利益着想,对湖南援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有机整合,统筹使用,把国家安排和社会捐赠的资金按规定和要求落实到有关学校医院项目上去,同时把湖南原计划用于学校医院项目的资金等量调剂出来,重新安排用于其它急需的项目。但这里面同样存在着资金性质、理财观念、管理模式等认识方面的差异。为了努力促成此事,我根据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并按照“三统”即“统筹资金、统一账户、统管项目”的基本思路,牵头精心设计了几套整合方案,对统筹的原则、方法、范围、程序等做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并终于在2011年底形成了一致的方案上报。目前,该方案已获领导小组正式批准,有关项目即将陆续启动,湖南援建理县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拓宽,理县的资金短缺压力和调整难题也因此迎刃而解,理县县委、政府和理县人民对此非常满意,也非常感谢。
三、加大规模控制和资金监管力度,强化制度约束机制,夯实资金安全有序运行的制度基础。投资控制是项目建设与管理中与质量、工期、安全并列的四大要素之一,须臾不可或缺。由于学校项目的建设周期实在太短,任务实在压头,不敢稍有马虎和闪失,因此在学校项目完工以前工作队没有对如何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如何完善资金监管程序等提出很高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原因,援建项目的建设规模明显超概的现象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把严控投资规模、确保资金安全早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学校项目完工以后特别是第四季度,在银桥队长的支持下,我结合落实审计建议和布置结决算工作,开始着手加强投资控制和管理,并相继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在队务会议上做了专题发言,提出要实施“四四”工程,即树立四种意识,夯实思想基础;突出四个重点,加大监管力度;严肃四条纪律,确保规范安全;坚持四个强化,提高管理水平。其核心是要强化投资控制意识,规范资金运行程序,完善经济合同手续,坚决做到依法依规办事,如其中第三条就明确规定了“4个不付款”的纪律(该签合同未签合同的不付款、该报批未报批的不付款、该评审未评审的不付款、该审计未审计的不付款)。二是要求有关组室针对附属工程抓紧制订完善有关合同文本,并与主体施工单位补签协议,同时做好其与分包单位所签合同的备案工作;三是召开有设计、施工、代建、监理单位和各项目组负责人全部参加的大会,专题布置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审查工作,明确了参建单位申报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质量标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0个不受理”,如变更与签证混淆不清的不受理,申报要素不全的不受理,没有现场联合验收、缺少现场图片照片资料的隐蔽工程和事后无法计算工程量的变更和签证不受理,签证内容与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所含内容重复的不受理,台账对不上的不受理等等,再一次为各参建单位拧紧控制投资的发条。四是推动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如督促制订出台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办法,倡导建立对参建单位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支持设立内部审核把关小组、启动重大变更和签证审批程序等。这些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目前来看势头良好,但仍需要大力巩固和加强。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11年援建个人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四、狠抓分管学校项目的建设进度,实现八标学校项目首先竣工目标,推动其它学校项目的建设进程。确保灾区学校在8月底前全面建成,让孩子们按时回到宽敞、明亮、安全的教室,这是理县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理县县委、县政府交付的重大政治任务,工作队和所有参建单位也都把它作为2011年8月份以前必须完成的头等大事。在我分管的第八标段,项目四组的同志和施工企业的负责人更是摩拳擦掌,铆足了劲头要争“最早竣工”的荣誉。有鉴于此,我注意因势利导,坚持勤下工地,不断加大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支持鼓励和排忧解难的力度,想方设法帮助第八标段加快建设步伐。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10日,桃坪小学首先顺利竣工,比工作队规定时间提前了15天;8月14日,第八标段实现整体竣工,比工作队规定时间提前了11天。袁建尧省长助理亲自参加了第八标段整体竣工交付使用的庆典仪式。应该说,我省援建理县的14所中小学校能在阿坝州率先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理县数千中小学生能够按期开学,工作队能为湖南省党政代表团来理县考察献上一份厚礼,第八标段的提前顺利竣工确实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带了一个好头,给其他标段起到了非常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