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历史教育实习讲课总结(3)

个人工作总结
2014/7/11
4、多讲一些序数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中生以学习知识为主,他们很看重知识的条理性。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5、在讲教材中的观点时,尽量说“我们”而不用“我”。我们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而我只是你一个人的观点,避免学生误会。当然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是可以用“我”的 。
6、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相当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等机械方式为引导式、启发式的新型的互动的教学方式。以前的“一言堂”“满堂灌”已不适合当今的学生需求了。学生的参与,不仅口语调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
7、教师应该学会等待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急噪乃至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学生,那样只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也失去了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教师的基本姿态是接纳,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而是表示非常乐意倾听。不止于简单评判“对”或“错”,而是展开具体的阅读与思考,给学生以方法的启迪。
总之,学生应该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学生换位思考,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讲课。
( 本人仅为个人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还请老师、学生多提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