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小学秋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2)

工作计划范文
2012/10/18
⑸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组织班主任学习《小学德育大纲》和班级管理经验文章,总结班队工作情况,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班主任、德育主任要完成班队管理学习笔记10篇。
-
⑹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各班要根据德育处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学月教育主题,开展主题班会等。班主任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教案、有准备地开展活动。德育处要认真作好检查、考核。
8、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少先队要在德育处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并抓好组织建设、阵地建设、认真开展少先队的队日活动。搞好大中队干部的改选和培养,每学月进行一次大中队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大中队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管理职能。组织少先队员认真学习队章,提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少先队,热爱红领巾,热爱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9、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⑴进一步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
⑵德育工作领导组坚持每月一次专题研究会,时间定为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二下午。
⑶德育处要认真制定本期工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认真抓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才能在Ji烈竞争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加强过程管理、环节管理,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效率,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教务处开学初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做好教学“六认真”的落实和督查,同时对各阶段的教学质量实施过程化管理,加强平时教学情况的抽查验收,要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校各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⑴本学期学校将对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少于三次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做好期中、期末定期评估。
⑵改进对教学秩序、坐班、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形式,提高督查效果;进一步重视家长、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⑶完善听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本组教师必须参加听本组的教研课,不得迟到、早退,摆XX阵。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中层干部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15节,35岁以下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不得少于10节。
⑷加强教研组建设。落实教研教改课题,把备课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确立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制,落实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本学期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计划,并及时把备课计划交教导处。
⑸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必修课程,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同时认真落实减负的“五不准”规定,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⑹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教导处要统筹安排,责任到人,确保效果。并有计划地进行质量测评,及时通报,及时调**进。
2、继续抓好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⑴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好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学习内容要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科室要加强对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的指导,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不走过场,收到实效。
⑵坚持开展校内“练兵课”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本期上教研课的要求是:语数学科每个年级上一节,综合、艺体学科每组上三节,课改年级每人上一节,新调进的教师每人上两节(期初一节、期末一节),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语、数、综、艺各上一节。
⑶坚持开展评课活动。本期的评课以“互动式”的形式开展,执教老师先说课,其余教师可以提问、评价,以相互交流的形式,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⑷教科室组织全校性的教学、教研讲座各一次。
3、立足课堂教学,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⑴组建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参与课程改革。
⑵加强学习和宣传,完善校本培训,进一步提升课改理念。启动对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和业务培训工程,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就新课程理念、新教材、学科研究等方面作讲座,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各年级之中,从而为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构建良好的平台。
⑶重点抓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组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课改论坛等活动。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写教学案例,并组织评选活动,专门组织优秀案例报告会。
4、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脑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