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委员会年度教育工作大会上的发言(2)

发言稿
2012/3/29
汇文中学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由于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和升留级制度,学生可以免试由汇文小学升入汇文初中,进而升入汇文高中。不仅如此,由于教学质量高和历史的渊源关系,汇文高中毕业生学业成绩合格,操行成绩在中等以上者,可由本校请求燕京、齐鲁、东吴三所大学直接收录,不需要考试。
第三、独特的课程体系
在学业方向设置上,上世纪20、30年代的汇文中学根据社会的需求及其学生个人家庭经济状况、学业能力、兴趣等,设置理科、文科、商科和教育四科。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包括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和体育。
选修课很有特色,首先,学术性强;其次,有大量的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活动课;第三,课程设置注重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教育委员会年度教育工作大会上的发言》相关的文章。
第四、民主的校园文化
汇文中学深厚的文化背景,客观上使得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汇文校园文化中。尊重、赏识学生,师生平等交流充分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上。直到今天,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自我管理,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元素仍然是汇文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历史上汇文中学的教师职员队伍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师资来源较为广泛,与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紧密相关,且其中相当部分的教职员同时供职于中学和大学。
回顾历史,汇文中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取得优异办学成果,是因为有先进办学理念;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学制和课程;有畅通的人才成长渠道,使得学校可以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培养学生,学生则有效地专注于自身修养、学识和能力的提高;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将相关学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方法带入到中学课堂中来,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术思想,学习科研方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切对于新时期汇文的新发展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抓住机遇,创新实践促进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长期的实践传承,“全人教育”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已经成为汇文中学文化中思想理念的重要基石之一。
通过今天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新中国的教育有了巨大发展,普通百姓可以享受到优良的教育,但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管理方法等还存在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鼓励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积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经过学校领导集体与广大教职员工认真思考、讨论,初步形成了汇文中学新的发展设想,即:坚持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前提下,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教育质量,适应学生主动发展、长远发展的“整体设计、分段落实、注重基础、关注个性、相互衔接”的联动培养体制。其基本内容是:
1、建立在上级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的、以学校联盟为主要形式的校际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