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言稿
2012/3/29
高扬起生命之帆——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李仲秋
尊敬的各位来宾,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齐集一堂,在这里举行2011届高三年级毕业典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行政和全体教职员工,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每一位圆满完成高中学业获准毕业的同学表示衷心祝贺!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送走一批又一批毕业生,我的职业生涯在似水流年中往复着。但是,2011年,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确是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的一年,必定会成为我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促使我们思索生命的意义。也许,过往的日子里,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思考。但是现在,我们确实需要在面对死亡的背景下思考生命的意义。
23XX年前,庄子对生与死有过这样的阐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是一瞬间的意思。每时每刻都在诞生一个新的你,又同时在死去一个旧的你。《周易》中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已;天地之大德曰死,死死不已”就是在讲生与死每一时刻都未停止。
其实,我们都知晓一个规律,即人从诞生之时起,就开始走上通往死亡的不归路。既然如此,生命的意义何在呢?
有人这样说“仅仅为个人生存而生存,这样的生存是低于人的生存的,唯有为人类的生存而生存,这样的生存才是真正的人的生存;同样,仅仅为个人的生存而思索,这样的思索必定是渺小的,唯有为人类命运而思索,这样的思索才是伟大的。”托尔斯泰曾这样说过:“如果我们记得我们是会死去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会获得完全另外一种使命。人在知道他过半个小时就会死去时,便不会在这半小时内去做那些徒劳无益的事,那些蠢事,尤其是那些坏事。然而,离死亡半世纪同半小时难道不是一回事吗?在死亡面前和在现实面前,是不存在时间长短的。”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民族文化中有这样的人生告诫:“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司马迁则更为鲜明的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上述观点,都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都是对如何使生命过程更有意义的思考。
亲爱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