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迎新春教师慰问大会上的讲话(2)

发言稿
2012/2/24
过去的XX年,是我市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一年。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8%,(高出政府目标8个百分点),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37%(高出政府目标5个多百分点),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高出政府目标7个百分点);在高考模式改革的情况下,万人进线率万分之十九,本科录取率56%,继续名列全省前茅。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新创省级示范专业16个,市级18个;市区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98%,一次就业率98%;1563名职校生参加高校单招,本科达线率44%,名列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实现新的突破:常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全面竣工,6所高校1.4万名新生按时入驻;常州师专整体性并入常州工学院,为建设“常州大学”打下重要基础;新通过备案高等远程教育站点7个(使全市达18个),新增函授站点8个(使全市达41个)。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常州市民学习信息中心”揭牌成立;新创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2个,完成各类社会培训52万人次;组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4万人次,成人高考1.6万人次,初步实现了我市“基础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2013年迎新春教师慰问大会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
教育高质量、职业教育高水平、高等教育有特色、社会教育有成效”的奋斗目标。
三.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有了新的硕果
XX年,我们进一步强化“德育为首”,高度重视体验教育,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落实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素养;我们制定并启动实施“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召开新课程研讨会、新课程推进现场会,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比交流,大力加强特色教育,着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一年来的课改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学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意识得到增强,校本课程逐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推进,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明显转变,学生主体地位初步确立,评价方式有所创新,学校开放度不断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受到进一步重视和开发。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队伍建设有了新的推进
过去的一年,我们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开展“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活动,评比表彰“十佳爱生标兵”,不断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爱生情感;构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五级阶梯,为教师终身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各类教师合格学历进一步提高,高中90%、初中96 %、小学99%、职高77%、幼儿园96%,各项指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我们进一步深化创建“好班子”活动,全年共表彰了35个基层班子;修订下发了“基层单位党政领导议事规则”,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集体创造力;举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办各类校长培训班,深化校科(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级干部“五个一”活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校长三年目标任期责任制”,探索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使用现状,大力营造书记、校长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五.着力推进行风建设,教育让人民满意程度有了新的提高
我们制定实施“常州市教育局法制工作规程”,组织3.1万名教师参加全省“四五”普法考试,年内新增依法治校先进单位50个;大力推进政风建设,开展“行政主动服务学校发展”大讨论,强化教育行政对基层学校的“指导、服务、评价”三项职能;坚持深入基层调研,把解学校发展之忧、帮师生生活、学习之难作为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着力推行教育便民九项措施,实行民主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召开“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开通行风建设热线,推出行风建设九项承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并向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征询意见,进一步加大自身工作改进力度,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六.大力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教育党建工作有了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