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家属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4)

发言稿
2011/12/20
能够取得5家广东省名牌产品,来之不易。我局把5个班子成员和所有科室都分工下去,对56家企业逐家逐户加以帮扶。一年来,免费为企业经理培训35次3500人。我们在名牌培育上确实下足力量,想尽了方法,也花了不少财力。局班子主要领导为进一步了解企业需要帮什么、扶什么,除了下企业调研外,还专门用2天时间召开56家民营企业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我局及时出台了培育和扶持民营企业工作方案,由班子成员挂帅,走访企业,积极研究帮扶方法和措施。各科室积极跟踪抓落实,及时组织厂长(经理)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为促进名牌战略进一步得以实施,5月份,我局专程从北京请来3名专家免费为茂名250家企业经理(厂长)作“培育名牌”专项报告会。10月中旬,我局特邀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4人用两天时间先后视察了5家名优企业,认真听取企业的呼声,对我局扶持企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12月28日,我们又与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办了“茂名市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研讨会”,为企业搭起实施名牌平台,并对企业如何从源头抓质量、争创名牌等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社会效果很好。
二是加大从源头抓质量工作力度,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保证。去年,我局突出涉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食品、农资、建材产品为重点,对食品和饮料、农用产品、建材产品、家用电器等十大类51种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检验,共监检企业3698家,4036批次,3759批次产品合格,批次合格率为93.15%,与上年相比,批次合格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加大质量监督后处理工作力度。省局对我市企业生产的爆竹、农资化肥、饮用水、白酒(食用酒精)、饲料、家具和五类食品等七大类产品实施了省级定期监督专项抽查和调查,共抽查我市153家企业155批次的产品,其中合格114批次,不合格41批次,批次合格率73.5%。对省级抽查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已经全部发放**通知书,要求企业限期落实**。企业**到位率达**。全面实施全民安康工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我局狠抓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制定了《茂名市质量工作意见》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清理整顿实施方案》,突出“三个重点”和四个区域(市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电白县博贺镇)的食品,加强监控。为了取得实效,由市局牵头,采取市局负责市区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各县(市)局对辖区所属镇、街道进行分片划段的办法,指定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同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了食品监管责任书,乡镇、街道与各食品生产企业也签订了食品安全保证书。全市基本做到食品安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标准化工作管理,促进企业按标准化生产。去年,全市共办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163个,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备案370家1430个,企业产品标识登记备案2341个,为企业索取标准1057份;全市新申办、换发组织代码5754个,年检5483个,新办理商品条码企业24家,条码续展36家。采用国际标准有较大的突破,一年来全市有8 家企业15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任务。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至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了高州荔枝、龙眼、信宜八角、化州龙眼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建立了橘红、红杨桃等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产品已覆盖了水果、林业、畜牧、水产养殖等多个产业和品种,原产地域保护标志产品3个,获得国家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3个,无公害农产品国家级认证的产品31个,有效地促进了我市无公害农产品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四是强化企业计量管理,推进计量保证体系顺利开展。全市共检查加油站296家,检查加油机1100台;检查市区酒家、饭店55家,检查计量器具133台,没收不合格计量器具31台。检查液化石油气充装站8个,查处违规充装气瓶144个;抽查供气点9个,抽查充装气体重量80瓶。全市共检(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定计量器具24591台(件)。开展计量保证体系确认和“c”标志考核,有80家企业通过计量保证体系确认,有5家企业申请国家“c”标志考核,已通过省局组织的考核。培训各类计量人员2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