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家属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2)

发言稿
2011/12/20
4、行风建设有根本性的好转。政务公开XX年、XX年连续两年被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单位”,设立在市政府投资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连续两年被服务投资中心评为“文明窗口”。机关作风建设在XX年得86.5分排列执法队伍中第九名的基础上,XX年将会取得更好成绩(虽然最后综合分数还没出来,但是我局去年里没有一次被投诉,工作扎实,社会评价较好)。一年来,我们茂名质监系统没有发生一宗违法违纪案件。应该说我们系统的行风、作风是经得起考验的,是靠得住的。
二、“两抓两提高”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国家总局、省局提出的“两抓两提高”工作要求,即从源头抓质量监管,提高工作有效性;从基层抓落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们质监系统对抓源头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国务院[XX]23号文明确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划归质监管理之后,我们感到责任很重,压力大。但是,我们没有半点怨言,从局党组到全体干部职工,大家的思想高度统一,树立起一种死守源头、保一方平安的思想。于是,市局与各县(市)局、与各科(室)均签订了《从源头抓质量、抓安全、抓打假责任书》,全市共签订责任书51份。
“两抓两提高”方面,我们突出抓好食品专项整治和稽查打假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1、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
一是开展企业产品质量状况调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从5月中旬开始,我局组织6支调查队(各县、市、区为一队),对全市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摸底,通过逐家逐户去调查,造册登记,初步建立起企业质量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至现在为止,已调查企业2424家,食品生产企业1432家,其中五类食品610家,有卫生许可证401家,无卫生许可证209家,有营业执照406家,无营业执照204家;饮料类52家,有卫生许可证38家,无卫生许可证14家,有营业执照47家,无营业执照5家;酒类有157家,有卫生许可证87家,无卫生许可证70家,有营业执照94家,无营业执照63家,无1家有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其它类食品613家,有卫生许可证450家,无卫生许可证163家,有营业执照510家,无营业执照103家。
二是以区域为单位,划分5个重点区域,确定9种重点
整治产品。我们出台了《茂名市从生产源头抓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市划为5个重点区域,确定9重重点整治产品。重点区域之一:茂名市区。重点产品:瓶(桶装)饮用水、羊角的花生油、猪油等;重点区域之二:高州市。重点产品:果脯,企业总数22家;重点区域之三:化州市。(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重点产品:饮料、儿童食(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品、油炸及膨化食品,企业总数28家;重点区域之四:信宜市。重点产品:散装米酒、山楂食品。米酒53家,凉果8家;重点区域之五:电白县博贺镇和沙琅镇。重点产品:咸鱼加工品和酱油,咸鱼加工企业18家,酱油企业10家。
三是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类排队。即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生产条件好、质量稳定和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而且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列为a类,共31家,积极引导其上水平争创名牌产品;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而且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暂时还没有领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列为b类,共42家,帮助完善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但证照不齐的列为c类,共1109家,实行限期**,**不合格的责令停业整顿乃至关闭;对无证照且质量诚信较差,抽检两次以上不合格的企业列为d类,共250家,我们经常巡查,实施随时监管,随时取缔。
四是划分责任区,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各县(市)为一个责任区,由各县(市)质监局负责;茂南和茂港为我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科长责任区,具体分为五个责任区。第一区:市区(包括7个街道办),责任主体:稽查队、举报中心、袁铁副局长负责;第二区:茂南区(新坡等5个镇),责任主体:标准化科、财务科,梁钊庆组长负责;第三区:茂南开发区,责任主体:法规科、锅特科,局安排我负责;第四区:茂港羊角镇等,责任主体:质量科、办公室,梁明新副局长负责;第五区:茂港南海等镇,责任主体:计量科、人事科,苏师光助理调研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