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发言稿
2011/10/14
渔业标准化工作倍受重视。完成了国家行业标准《无公害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的制定,这是我省第一次承担国家级无公害标准的制定;完成了《无公害 黄鳝》、《无公害 青虾》、《无公害 罗氏沼虾》等10项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全省各地也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按照无公害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水产品,已成为众多标准化示范区和养殖户的自觉行动。
全面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与防治工作,将测报范围扩大到7个市31个县(市、区)84个测报点,对大黄鱼、鲈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甲鱼等10大主要养殖品种5~10月份主要生产期进行了全程监测,基本摸清了这10个品种的发病情况(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并及时指导各市、县开展病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培训和实践,水生动物检疫防疫员队伍也不断壮大。
(四)以强化"五项管理"为重点,海洋开发利用和渔业生产行为逐步得到了规范
根据去年初"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确定的"管理年"工作要求,我省全面加强了海洋与渔业的综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海域使用开始走向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在省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我省已将海域使用审批纳入到基本建设立项管理程序中,规范了用海项目的审批程序,并按《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征收了海域使用金。XX年全省新登记海域使用项目2071个,面积300多万亩,新发证764本,征收海域使用金1327万元,海域使用管理范围已覆盖到《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的全部用海项目。省、市、县际间的海域勘界工作开始启动。同时,积极抓好典型案例严格执法检查,有力地宣传了《海域使用管理法》,进一步树立了海洋主管部门依法综合管理海洋事务的权威。
渔业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先后实施了产卵带保护、"蓝剑行动"、张网管理、伏休专项检查、查处北太违法生产等一系列执法管理行动,收到了明显效果。XX年伏季休渔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查处省内违规渔船7艘。象山等地渔民还提出了延长(提前)伏休期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继续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全省内陆水库、江溪水域共放流(增殖)大小银鱼卵1550万粒(尾)、池沼公鱼卵(苗)XX万粒(尾)、香鱼苗26万尾、河蟹苗10万只;象山港放流增殖大黄鱼鱼苗100万尾、黑鲷10万尾,在南麂人工鱼礁海域首次放流大黄鱼、黑鲷、赤鲷等鱼苗60万尾。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加大。制定了《浙江省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核准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十几个项目的环评报告书和环评大纲的评审工作。基本建立了赤潮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去年全省共发现29次赤潮,污损面积达到5000km2,由于加强了跟踪监测和预报防范工作,仅造成约2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远低于XX年26次赤潮损失3000万元的程度,防灾减灾效果十分明显。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宁波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省级建区工作基本完成,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会"中国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4个示范区之一,获得了近80万美元的资金和技术资助。积极介入海洋与渔业污损事件调处,一年来共处置污损事件近20起,挽回经济损失XX多万元,对打击肆意排放污染物,保障渔民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台州路桥特大化工污损事件得到妥善处理,最终使受损养殖户获赔700万元人民币,引起社会积极反响,促进了周边类似事件的顺利调处。去年我省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海洋局的表彰奖励,被评为海洋环保先进集体。同时积极开展海洋预报工作,特别是在去年16号台风(森拉克)的抗台工作中,由于预报工作准备充分,预测分析结果科学,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在抗台减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