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的调查与思考(3)

调查报告
2012/2/21
3、搭建新平台,建立教育就业机制,确保党员下岗不失业。一是建立服务平台。市委共向街道社区下派了8 支扶持再就业工作队,共建立纵横联网的社区再就业服务平台8个,电脑服务网络建到了每一个社区。还开辟了保安、保绿、保洁;托老、托幼、托病;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就业新渠道,使261名下岗党员不出社区就找到了再就业岗位。二是建立培训基地。为提高下岗失业党员再就业的本领和能力,市委先后建立了湖南机电学院、xx市职教集团、市就业培训中心等3个再就业培训基地,4个街道均成立了再就业培训学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再就业培训体系。近两年来,已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600余人,其中下岗党员1106人,使参训人员都掌握了1—2门就业技能。三是建立再就业主渠道。通过开发汽车工业、盐化工业、食品工业三大板块,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再就业;开辟城隍庙商贸步行街、不夜城夜市一条街、丰彩超市、广兴超市等就业场所推进再就业。全市共新增就业岗位6510个,其中下岗失业党员再就业2150人,为下岗失业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创造了条件。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
4、探索新载体,建立教育活动机制,确保党员无业勿无为。市委重新洗牌整合教育格局,建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社区的共享教育机制,推出了一批形式新颖的党员教育载体。首先,普遍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全市4 个街道都建立了社区党校,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党员教育活动室,做到了教育硬件有活动场地,教学有电脑、电视、影碟、录象、功放、打印等一体化设施,软件有图书、台帐、考勤、考学、督学、述学等制度,满足了常规教育的需要。其次,建立社区党员教育讲师团。去年,市委成立了由市委党校教师、市直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学校政治理论教员、社会名人党员、党员企业主等50多人组成的“社区党员教育讲师团”,义务为社区下岗失业党员举办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班35期,授课近百次,轮训党员1800多人次。第三,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对下岗失业党员做到了“三讲清、三结合”,即在教育内容上讲清公有企业改制不可逆转的趋势,讲清企业关停并破的原因及必要性,讲清党组织对关停并破企业党员的要求;在教育的方式上把集中学习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把宣传政策和形势教育相结合,把登门上户和维权服务相结合,开展一对一谈心,确保下岗失业党员在思想上不掉队。第四,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了市级领导联点帮助、市直单位联手扶助、机关党员结对援助的“三级联助”下岗失业党员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再就业党员中,开展“为业主图发展,为员工谋利益,为党旗添光彩”的“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在下岗失业的流动务工党员中,开展“创办一个产业实体,引进一项致富技术,传递一项致富信息,帮带一批群众就业”的“四个一”实践活动;在社区下岗失业无职党员中,开展“在社会当个好公民、在党内做个好党员、重新上岗做个好员工、在小区做个好邻居、在家庭做个好家长、无论在哪里留个好名声”的“六个好”实践活动。通过上述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让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起来,让社区下岗失业党员的形象树起来,让社区群众满意的口号响起来”的显著效果。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对市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的调查与思考》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