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3)

单位工作总结
2011/12/1
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强化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强对高中学校的调研,对课程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开设进行了指导。召开了全县初中物理和小学语文学科教研会,组织人员对韩文初中、程集中学、宿松二中、九姑中学、凉亭中学进行了教学视导。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注重教育科研形式、内容的创新,着力打造教育科研精品,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校申报省级课题8项、市级课题7项、县级课题16项,省、市课题数量位居全市前列。组织50多名课题负责人参加省、市课题会议和课题考察活动,参与并指导了山区、洲区、城东、城西北四大小学教科研协作区研讨活动,创新了教科研形式,丰富了教科研内涵,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教师。县教育局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样本县。成功组织了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统一考试。2011年我县高考在生源质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文理科本科达线人数首次突破3000大关。文理科本科达线3076人(不含艺体达线数),与去年比净增225人,其中一本达线630人,二本达线2191人,文科三本以上达线680人,理科三本以上达线2396人,应届生达线1676人,历届生达线1400人。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县教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相关的文章。(七)加强学生资助工作,构建贫困学生救助体系
全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杂费、免课本费、免作业本费政策。2011年,我县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2795人,发放受助金200多万元。进一步做好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编印了《宿松县2011年国家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须知》,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学生和家长办理手续。学生资助中心签订合同3060份,帮助学生申请贷款1749.375万元。切实加强到期助学贷款催收工作,对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及时跟踪服务,营造诚实守信,按期履约的良好氛围。做好彩票公益金资助工作,资助普通高中学生1175人,资助金额117.5万元。2011年秋,利用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4328人,资助金额为325.275万元。积极争取香港基督教会慈善机构的资助,救助我县孤儿230名,救助金额32万多元。不断整合各项资助政策,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初步建成从小学到高中、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扶贫助学体系,为教育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
(八)着力实施农村远程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
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以电教教材建设工作为中心,以课堂电化教育观念和模式探究为突破口,以多层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重点,深入持久地开展电化教育,创建一流的电化教育效果。对各校的安徽教育资源网台安装、使用、总结进行了全面检查,配发了2011年春季畅言语音教材和电教器材。组织了13000多名初中毕业生的理化实验加试、200名小学英语教师参加空中课堂远程培训。举行了中小学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和全县初中化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启动国家二期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逐步实现农村小学“校校通”“班班通”,构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了基本覆盖全县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
(九)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