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2)

单位工作总结
2011/11/25
(二)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文明服务团队
优质的服务来源于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今年我院切实抓好医疗质量关,从预防医疗安全方面下大力气。首先是加强职工培训,派出部分专业人员外出学习,不断提高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其次在科室设立医疗质量分析员,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分析会,全院每半年召开一次医疗质量分析大会。第三是设立医疗质量信息卡(医疗质量院长直通车),让病人及时反映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使医院采取有力措施尽快**。第四是设立分管领导医疗质量工作手册,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第五是院内每月都进行医疗质控,确保医疗安全。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的业务发展和服务水平。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妇幼保健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认真落实“双千工程”方案,开展对口支援。按照县卫生局安排,对麻埠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扶贫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免费接收进修培训3人次,开展义诊咨询活动,接诊300人次,无偿捐赠药品价值5000余元,并捐赠200max光机一台。为灾区捐款7000余元。
(三)营造一种“时刻关爱妇幼”的文明服务的氛围
我院把营造一种“时刻关爱妇幼”的氛围作为文明创建的切入点,不断改善就医环境及服务,规范服务收费,开展创建文明专题活动。
1、自觉抓好行业作风建设。在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中,为减轻群众的医药负担,我院首先降低了药品价格,院所有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实行药品零差率。其次规范服务收费,我院把380多种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公开,实行住院费一日清单;第三开展维护白衣圣洁、廉洁行医树新风活动,由院班子、共产党员发出倡议,全院职工签名庄严承诺廉洁行医,拒收“红包”、回扣。第四抓好医德医风考核评比,每年2次医德医风考核,结果与奖金、晋升、聘用、评优等挂钩。问卷调查综合满意度达98%以上。
2、改善就医环境,加强内涵建设。2011年至2011年我县实施完成了省卫生厅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优美就医环境。扩大停车场面积,拓宽通道,拆除清理门前旧危房,建造600平方米的停车场、绿化带,在门诊部与住院部相连的部位搭建“z”字形天桥,彻底改变现有就诊、停车、休闲环境,为来院就医群众提供了便捷通道。二是合理添置医疗器械设备,缓解病人“就医难”问题。根据等级保健院建设标准,争取项目,多方筹资,购进一批先进的医疗保健设备,引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微量元素分析仪1(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台、新生儿听力筛查仪1台、新生儿抢救台4台、儿童经皮测胆红素仪1台、儿童智力测试仪1台、妇科射频治疗仪1台、500ma数字化
x光机及cr各1台、儿童牙科综合治疗仪1台、腹腔镜1套、
宫颈癌筛查仪1台、新生儿蓝光治疗仪等设备,积极改善县妇幼保健院的硬件条件,为群众提供方便、安全、准确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力度,提高保健院核心竞争力。采取外引内培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制定五年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力度,使保健院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真正成为人有专长、科有特色、院有领先学科的领头羊。四是强化管理,狠抓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1、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成立医疗质量指导组,坚持医疗质量点评、季报会、年盘点制度。2、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事关保健院前途和命运,针对社会反映我院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上存在群众不满意的一些问题,我院决定,从7月份至12月,用半年时间集中进行服务态度整治,成立了“举报投诉受理中心”,聘请医德医风社会监督员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制定了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等严格的奖惩措施,确保从根本上解决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的问题。3、以等级保健院建设为契机,推动保健院全面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3、着力抓好民生工程实施。一是抓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与“降消”项目,今年,我县根据省卫生厅、财政厅、妇儿工委皖卫计[2011]3号文件精神,在去年县政府制定的全县“降消”项目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际,进行调整和规范。制定了“平产免费、剖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妇幼保健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宫产限价”政策,使全县5000余名贫困孕产妇享受到国家救助政策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