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几点认识(1)

摘要: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要以防洪作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河道的泄洪能力,保障堤防安全;稳定河势河床是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把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树立河道治理与环境治理的协调统一的思想;贯彻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和要求;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河道治理规划。 

关键词:河道治理 综合治理开发 经济发展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21世纪,随着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治理如何按照新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本世纪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与流域经济发展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全长1893km,流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直辖市)。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治理、开发、利用与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稳固的护岸工程和堤防工程体系,是沿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良好而稳定的岸线和港区,是沿江城市和工矿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有了稳定而畅通的航道,才能更好地发挥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沿江地区通江达海、走向世界服务;保护长江水生态环境,不仅是长江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更是沿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系统开展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综合协调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数10a的不断努力,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重点险工段都得到了守护,崩岸险情基本得到治理,长江河道的总体河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河道治理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保障防洪安全、航运畅通以及促进沿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各局部河段看,有些河段的河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仍有部分浅滩碍航;水环境污染加重;江砂开采和洲滩利用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统一有效的管理,这些都对防洪安全、航运发展及河势稳定不利,迫切需要通过全面规划和系统治理,逐步加以解决。
2对河道治理的认识
2.1保障防洪安全是河道治理的首要目标
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但该地区地势较低,地面高程一般低于长江洪水位数米至十数米,需靠堤防保护。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所以长江防洪成为长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在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指出,长江中下游应采取“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治理方针,还提出包括整治河道在内的中下游防洪治理综合措施,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逐步兴建干、支流水库,做到以三峡水库为骨干,堤防为基础,配合支流水库、分蓄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防洪措施,使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可见,河道治理是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综合措施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要根据防洪的要求和河道治理的特点,着重研究并提出以防洪保安为首要目标的河道治理方案,配合其他防洪措施,使长江中下游干流逐步实现《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确定的防洪标准。
目前,通过1998年以后大规模的堤防建设,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得到全面加固,危及堤防安全的崩岸险段得到治理,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相对稳定。但是对各局部河段来说,还存在一些防洪问题。如荆江大堤堤高势险,河岸迎流顶冲,防洪形势仍然险要;下荆江蜿蜒曲折,河床演变剧烈,泄洪不畅;城陵矶以下至长江口汊道众多,主流摆动、河床冲淤变化频繁,江岸在水流冲刷下,崩坍严重,使有些重要堤防频频出险,防洪形势严峻。三峡工程建成后,在调蓄上游洪水的同时,也将拦蓄大量泥沙,使下泄泥沙大为减少,中下游河道发生长距离、长历时冲刷,使部分河段河势发生变化,导致出现新的险工险段,威胁堤防安全。
为了实现保障防洪安全这一目标,要进一步研究通过河道治理工程,达到稳定岸线、减少对堤防安全的威胁的目的。同时要根据近年来新的水情、工情,研究不同水沙条件下泥沙输移变化规律,对河道泄洪能力的影响,以及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的措施,特别是要深入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清水下泄对下游河道造成的冲刷规律、河道新的演变趋势及需采取的对策。
2.2保护优良生态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长江河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城市江段水域污染严重,大部分江段河岸生态环境效应较差。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河道治理要根据中下游河道水环境现状,制定各河段的环境保护目标和对策,以保持中下游干流河道能长期维系较好的水环境。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防止了江岸的剧烈崩坍,保护了两岸的防洪安全,使河势逐渐趋向稳定,从总体看,对改善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局部河段的整治,也存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的情况。因此,在方案研究与论证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工程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规划河道治理工程时,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要坚持河道治理与环境治理的协调统一,使二者融为一体。河道治理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充分利用河道治理工程滨水的优势,建立水域与陆地的和谐过渡,为人民群众创造亲水的休闲空间。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的整治,通过结合环境治理,已使其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旅游品牌。武汉河段汉口边滩整治结合环境治理将汉口边滩打造成具有滨水特色的绿色亲水空间也是河道工程结合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
在制定河道治理工程方案时,也要统筹考虑对环境的保护,要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工程性护岸的做法,限制对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抛石护岸方案。要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大胆采用、大力推广新的生态环保型护岸方案,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技术含量。
2.3综合治理开发是河道治理的关键
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是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为沿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河道治理除了要满足保障防洪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外,还要服务于航运、城乡供水、岸线开发、洲滩利用等。中下游河道治理只有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中心,贯彻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全面规划,分析各地区、各部门对河道治理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做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沿江各地区、各部门对河道的开发治理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有时也有相互矛盾的时候,这就需要从综合治理的高度去研究解决。以长江的崩岸整治和河势控制为例,长江江岸崩坍、河势不稳定,严重威胁两岸堤防的安全,有时也影响港口码头和航道的正常运行,防洪和航运对河势控制的要求是迫切的。但从防洪的角度和航运的角度对河道治理的要求又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统筹考虑,兼顾各方利益综合治理。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洲滩岸线和江砂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岸线利用、洲滩开发、江砂开采等,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长江的防洪、航运、河势及沿江水环境等,如果不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进行全面的规划,会对防洪、航运和河势等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对这些问题要遵循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既要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地区的发展要求,又要处理好与防洪、航运、生态环境的关系,确保防洪、服从航运和生态环境的要求,避免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现象发生。
2.4稳定河势河床是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
良好而稳定的河势是利用长江进行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沿江经济越发达,对长江河势稳定的要求就越高。没有一个稳定的河势,就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给防洪、航运和沿江经
济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就会影响长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在充分掌握长江中下游河道特性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遵循河道学原理和客观存在的河流自然规律,稳定河势、改善河势,使长江河道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成为适应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要求的优良河道。
稳定河势河床要制定近、远期目标,分期进行。近期力争使重点河段现有河势得到控制、岸线基本稳定;远期使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河势都得到改善和控制。在规划河势控制方案时,要坚持有利于长江防洪、满足航运要求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上、下游河势间的关系,上游河段的治理不要恶化下游河段的河势,要尽可能为下游河段的治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改善河势、稳定河床必须遵循因势利导这一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因势”就是遵循河流演变的发展规律和总的趋势,按照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办事,不逆势而为。而“利导”就是充分认识人为的作用,要通过引导、治理,使河势朝着有利的方向和目标发展。所以因势利导体现的是遵循河流自然规律去进行河道治理的思想。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的规划和实践证明,长江河道遵循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演变发展,但可以通过人工治理来改善其河势,关键的是利用河流演变中的有利因素,进行人工干预,达到稳定和控制河势的目的。
长江中下游分汊型河道的治理是稳定河势的重要一环,在进行治理时,要充分体现因势利导的原则。是采取工程措施控制分流比,维持稳定的分汊河型,还是通过堵支并流,整治为单一型河道,不能一概而论,而是依据不同河段的不同特点,在深入研究河势演变规律和主支汊分流分沙比的基础上,根据沿江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整治方案。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所提到的稳定河势河床,是要控制和保持有利河势,引导河势向有利方向发展,而不能一提稳定河势就不敢改变现状,连不利的河势也控制和稳定起来,这一点在河道治理实践中非常重要。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几点认识(1)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数据大揭秘!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数据大揭秘!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新生大数据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2021/9/6

大庆师范学院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大庆师范学院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大庆师范学院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艺术类招生计划 大庆师范学院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2021/7/24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报到)指南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报到)指南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招生办
开学时间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招生办 2021/9/1

通辽职业学院举行2021级新生军训汇演暨表彰大会

通辽职业学院举行2021级新生军训汇演暨表彰大会
艺考
军训 艺考 2021/10/16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新生大数据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9/12

湖南科技学院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湖南科技学院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1年湖南科技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2021年湖南科技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1/10/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学生返校、报到流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1年学生返校、报到流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开学时间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1/8/31

2021年黑龙江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1年黑龙江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1年黑龙江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2021年黑龙江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1/7/18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返校安全提醒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返校安全提醒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
疫情防控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 2021/8/27

东华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报到必读

东华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报到必读
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
入学须知 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 2021/8/21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新生入学通知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新生入学通知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入学须知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2021/9/1

攀枝花学院2021年山东省艺术类本科批录取分数线

攀枝花学院2021年山东省艺术类本科批录取分数线
攀枝花学院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攀枝花学院 2021/7/21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2021年秋季高考录取查询系统开通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2021年秋季高考录取查询系统开通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录取查询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2021/8/7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致2021级新同学的一封信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致2021级新同学的一封信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入学须知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2021/9/10

吉林工商学院2021年动画专业录取分数线

吉林工商学院2021年动画专业录取分数线
吉林工商学院2021年动画专业录取分数线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吉林工商学院2021年动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1/9/24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关于2021级新生填报相关信息的通知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关于2021级新生填报相关信息的通知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招生办
入学须知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招生办 2021/8/27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含艺术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全日制普通本..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含艺术类)
普通类招生章程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含艺术类) 2021/5/26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高考录取查询开通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高考录取查询开通
重庆师范大学
录取查询 重庆师范大学 2021/7/13

甘肃省2021年9月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14个学科

甘肃省今年9月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14个学科近1.6万名教师进行新教材全员培训
甘肃高考,甘肃省今年9月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14个学科近1.6万名教师进行新教材全员培训
甘肃高考招生资讯 甘肃高考,甘肃省今年9月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14个学科近1.6万名教师进行新教材全员培训 2021/8/18

郑州商学院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系统开通

郑州商学院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系统开通
郑州商学院
录取查询 郑州商学院 2021/7/10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