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文艺!纪念一二.九运动、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020-7-06 00:55:32 文/邵菲 图/田怡宁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是为了纪念1935年12月9日在北京(当时的北平)发生的由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北京学生要求对日作战的示威游行活动。一二·九运动发生在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后向华北挺进,陆续侵占了华北数省,中国共产国际发表抗日宣言之后。一二·九运动由黄敬等共产党人组织及外围组织者组成,促进了中日战争的爆发,停止内战。一二·九运动起先由陆璀在西直门外进行抗日演讲,受到了全国各地学生、爱国团体等的强烈响应,造成了全国性的影响。
铭记历史
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各大城市的学生均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声援北平学生的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工友起来抗议出卖华北与屠杀(事实上并未有屠杀)、逮捕爱国学生。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也撰文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北平学生也组织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前往河北宣传抗日救国。
“一二·九”运动是“五四”以来,又一次爱国学生首先行动起来,并得到全国人民响应的运动。如今,作为我们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未来,祖国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信念的,是民族精神。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才是国家的未来,而生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为祖国而努力是责无旁贷的。只有我们发奋,只有我们努力,中国才有未来!
图文:来源网络
排版编辑:陆宇
指导教师: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