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曲终人不散,不忘东华理工旧时光

东华理工大学
2020-6-10 14:28:01 文/张涛 图/马子涵
毕业
青春散场,不诉离殇
“当站在四年大学时光的终点,白驹过隙之感油然而生”
6月29日上午,我校在南昌校区软件楼四楼报告厅举行2016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家的校领导柳和生、刘紫春、孙占学、刘晓东、郭福生、聂逢君、李德平、万继锋出席并在主席台就坐。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各学院负责人、2016届毕业生和部分毕业生家长参加了典礼。典礼由副校长刘晓东主持。
(柳和生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辞)
(校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研究生院2016届测绘工程学科(领域)硕士毕业生王奉伟同学、理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生马士飞同学分别在典礼上发言,深情地表达了对校园生活的留恋、对师长的感激、对母校的祝福之情,并表示将秉承母校“敦本务实、崇义奉公”的校训,铭记母校和师长的教诲,坚守梦想,奋发有为。
教师代表、理学院严兰兰副教授在发言时真诚地祝福全体毕业生圆满完成了学业,希望他们坚持理想、脚踏实地、勤奋进取、勇于创新,做一位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
(孙占学副校长宣读学位授予决定)
( 刘晓东副校长主持毕业典礼)
“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各奔东西。去年这个时候,我送别了到东华理工大学任校长后第一批毕业生。不觉又是一年,还没来得及定格彼此的记忆,就要和大家说再见。”校长柳和生在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顺利地完成学业的2016届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殚精竭虑培育毕业生的老师,含辛茹苦养育毕业生的父母,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教师代表严兰兰副教授在典礼上发言)
(2016届硕士毕业生代表王奉伟同学在典礼上发言)
柳和生校长以“五年绘五色”为题对2016届毕业生踏入职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寄语:毕业后五年,用心绘五色,五色花开艳,人生当精彩。五色就是:一是角色。要以清醒的头脑、清零的心态和清晰的定位,完成好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二是底色。要始终秉持一丝不苟,注重细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态度。三是特色。就是有力有能耐,尤其是核心能力。在未来职场中,要努力做可靠的有心有力的“可有”之人,莫做可悲的无心无力的“可无”之人。四是成色。要有针对性地提炼自己的“成色”,培养和提升自己干成事的能力。五是本色。要坚守情怀和道义,不做薄情寡义之人;要坚守灵魂和胆魄,不做失魂落魄之人。不忘初心,始终保持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
(2016届本科毕业生代表马士飞同学在典礼上发言)
最后,柳和生校长包含深情地说:“亲爱的同学们,号角已经吹响,你们即将远行。再过100来天的10月16日,就是学校60周年校庆日,到时欢迎你们作为校友身份回来看看!自从我送你们离开,便开始等你们回来。为你们的起航扬帆,为你们的归航守望。东华理工作为母校,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你们的发展,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温馨的家园!”
大会还进行了学位授予仪式,副校长孙占学宣读了《关于授予2016届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学位的决定》。参加典礼的校领导为身穿学士服长袍、头戴方帽的毕业生一一拨正流苏,颁发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校领导与2016届毕业生代表合影)
毕业
原本是二十年的征途中
要迈过的第一个门槛
不管我是哭泣着
或是微笑着离开
人生
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
而当灯火光点亮
我就必须要唱出那最最艰难的一幕
“直到毕业时才发现,告别和告白一样需要勇气”
入校那年,恍如昨天
一眨眼,竟在东华理工度过了几个春秋
樱花广场的樱花几度绽放
多少次风风雨雨洗礼着三教
多少个日夜在图书馆挑灯
如今再背起当年的行囊
却是要与母校作别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
青春年华
有一段终将逝去的年华,叫青春,
有一种永不逝去的情谊,叫友情。
当怀揣着友情,它或许一文不值,
而当它渐渐趋于沉默,
却可以让人魂牵梦萦,唏嘘追忆。
还记得,与同伴们一起上晚自习的日子,
一起逛街血拼的时光,
一起开卧谈会到深夜的疯狂……
“大学生活像是那这飞速流逝的时光中一个精彩的停顿,一个值得永远回味的定格”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
东华理工历代的老师们亲自践行着这一校训
毕业季也是感恩季
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
毕业了,我们深情话别,一次次真情的拥抱都传达着一声声真诚的祝愿。
或许曾经有抱怨,有感慨,
但如今却只剩了满腔留恋。
有人哭着想留下,有人笑着说再见,
这里的一切终将化成你的记忆。
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在这个夏天,千百万个人,
一起告别,一起向前。
愿诸位从此,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在典礼上,小编也恰巧遇到了位特意从安徽赶来参加儿子毕业典礼的家长~
今天,在东华理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有一位特别的毕业生,原因在于他的毕业有母亲的陪伴。“这里的环境特别好,树特别多,天都蓝的不一样,人也特别热情”。
四年前,随着儿子秦浩然两个人第一次踏进东华理工,这就是秦妈妈对东华理工大学的第一印象。秦浩然说道,这是母亲第二次来学校,想亲眼见证他的毕业并且看看学校的变化,“嗯,的确改变了不少,跟当初来的时候相比很不一样,越变越好”,秦妈妈开心的说道,秦浩然身临其境四年,更是把学校变化的点滴都看在了眼里,“以前学校的操场都是水泥的,我们军训都在篮球场上,现在全是塑胶的了,还有我们旁边的这个小花园,”他给记者指了指,用手比划着说,“这里以前是面包店,如今开辟成花园了”,他说道,“变化太多了,你要让我说得说好久呢。”可见学校真是焕然一新了。在毕业典礼上,秦妈妈也感触颇多:“他长大了,要步入社会了,而且在会议上看到了同学们青春萌动的笑脸,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啊!”是的,一切才刚刚开始,四年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回报,秦浩然通过学校的招聘会在家乡找到了一份不错的银行工作,对儿子的未来,秦妈妈很少干涉,“会给一些建议,这是他自己的路,我会给他自由。”她十分开明的说。
四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飞逝,想要拉住流年,认真地说一声再见,奈何岁月蹉跎了时间,不肯让人有一丝丝的停留。但,前方光明,一划又是一重天!对于秦浩然来说,人生的帆船才刚刚起航,生命不息,斗志不息。毕业生们,加油!
-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
编辑|黄泽利、赵建军
图片:朱思进、杜婷婷
文:占年标、杜婷婷、黄泽利
图文来源|党委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来自“东华理工大学ecut”微信公众号
非商业性使用无需额外授权,商业性使用请提前在后台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