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通大丨搭乘TD2019次列车,穿越通大时光之门

南通大学
2020-6-06 12:25:48 文/刘晓雨 图/黄瑶
韶光流转,南通大学自建校以来已迈入第107个春秋,历经岁月的洗礼,从初创、探索到奋进,此间校门更替、校址变迁,时代在变化,不变的是一代代通大人身上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追求,是校园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今天
我们将搭乘TD2019次时光列车
途径“三站五门”,追忆流年
走近历史,求是春秋
现在,就请您系好安全带
与我们一同细数岁月
追寻通大107载的光辉发展历程……
第一站:初创
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1912—1952
开创之门
1912年3月,主张“教育兴国”的张謇借南通城南庙字籍仙观创办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这是国人最早创办的私立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是我国民办高等医学教育本土化的发端。
(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校门)
(1912年录取名单)
同年4月,张謇在南通唐闸借资生铁冶厂创办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次年9月定名为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这是中国最早独立设置的纺织专科院校。
(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校门)
1914年4月,张謇亲题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校训:祈通中西,以宏慈善;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校训:忠实不欺,力求精进。倡导“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和“以实践为主要”等教育理念。
(1917年毕业证书)
(1918年奖励证书)
沧桑之门
1927年7月,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更名为私立南通纺织大学。1927年8月,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1928年6月,张謇之子张孝若先生召集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召开私立南通大学筹备委员会预备会,将私立南通纺织大学、私立南通医科大学、私立南通农科大学合并组建私立南通大学,分设农科、医科、纺织科。
(左为私立南通大学农科校门,
右为私立南通大学纺织科校门)
(私立南通大学医科校门)
1930年,因不具备《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应设有文、理、法、农、工、商、医等中的三个以上学院的条件,私立南通大学经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南通学院为校名立案,同年11月更名。
(南通学院校门)
1937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南通学院被迫停课。次年8月,农科、纺科迁至上海,医科迁至湖南。1946年,南通学院院本部迁返南通,同时恢复医科。
(1947年毕业证书)
(1951年的抗暴宣言)
虽时局艰难,加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扩大,学校一度被迫停课。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岁月中,一批英才传承了“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精神,从这里踏上寻求知识与真理的道路。
第二站:探索
栉风沐雨玉汝于成
1952—2004
变迁之门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私立南通学院农科独立改设苏北农学院,迁至扬州。
1952年,私立南通学院纺织科调整至华东纺织工学院。
1952年,私立南通学院医科独立改设苏北医学院,设于南通学院原址。1956年9月,苏北医学院改名为南通医学院;1957年3月,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后,改名为苏州医学院;同年12月,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1958年8月,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更名为南通医学院。
(南通医学院校门)
1958年,南通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62年3月停办。1959年,南通教师进修学院成立,1963年3月停办。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南通医学院停止招生,1972年4月恢复招生。
1976年11月,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成立;1979年1月,更名为南通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11月,恢复建立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同年12月,成立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南通地、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7月定名为南通教育学院;1999年3月,南通师范专科学院与南通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师范学院。
(南通师范学院)
1977年,复办纺织科,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建立;1979年1月,更名为南通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8月,更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85年2月,更名为南通纺织工学院;1995年10月,更名为南通工学院。
(南通工学院校门)
数次迁址、一度停招,从动荡岁月迈入平稳时期,通大人始终锐意探索。从点点星火到桃李天下,通大英才源源汇聚,在这里学习成长,从这里走向社会,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站:锐进
海纳百川不忘初心
2004至今
世纪之门
2004年5月,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同年11月,南通大学校训、校标正式启用,校训定为“祈通中西,力求精进”。
(南通大学啬园校区校门)
(南通大学启秀校区校门)
(南通大学钟秀校区校门)
2012年,南通大学迎来百年华诞。5月5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百年通大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抢抓发展机遇,迈上新征程。
(南通大学百年校庆活动现场)
2014年,南通大学启东校区正式启用,校区总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由科技园、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中心、教学生活运动场馆和实训试验四大板块组成。同年9月,启东校区迎来首批大一新生919名,涉及汉语言文学、英语、电子信息等11个专业。
(南通大学启东校区校门)
继2007年南通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2017年,通大又高质量的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南通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继续秉承百年办学传统,坚持办学定位,全面深入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好、科技创新能力强、学科优势明显、国际化程度高、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奋进之门
作为综合性高等院校,南通大学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8.1亿元,纸质图书270余万册。
目前,南通大学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共有两院院士9人(含双聘院士8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奥运会冠军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10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5人,江苏省“双创”人才6人。
(南通大学校门)
为了传承百年通大的文化精神,2018年5月,学校正式确定5月28日为南通大学校庆日,5月为校庆月。同年12月,《南通大学校歌》经师生网络投票确定并首次唱响通大校园。南通大学的文化建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民国风”录取通知书)
(南通大学校歌)
2018年12月,南通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8050计划”,即到2023年,经过五年的奋斗,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80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到2032年,即建校120周年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50强,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既定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人才集聚、特色造峰、创新驱动、文化引领”四大战略,重点推进“八项工程”,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从合并组建到“8050计划”的提出,这座古老又青春的通大校园里,创造者、开拓者和奋斗者前赴后继。107载春秋,“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和“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彰显出愈发动人的光辉。
107载筚路蓝缕
107载风雨兼程
一代代通大人,用青春与信念
赋予通大厚重、隽永的意义
时光列车还将继续行驶
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
勇于追梦的通大人
始终奔跑在路上
材料来源丨南通大学校史馆
资料整理丨袁圳蕾胡莞琪 孙时倩
文字丨张露莹孙时倩 胡莞琪
视频丨黄泽华
配音丨晁梓轩
美编丨俞佳莉
责编丨孙时倩 胡莞琪陈石森
审核丨张露莹
投稿信箱:wbwx@n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