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你所学的专业,你还可以选择......

高考升学指南
2020-9-30 19:45:22 文/李雨婷 图/曹思琪
进入大学后,有很多同学逐渐对其他的专业产生了兴趣,也有的为了给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在学习本专业之余,还想学习第二专业。这个当中就有辅修、双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等选择,可是有很多人很容易把它们弄混淆。
第二学士学位
第二学士学位是大学本科后教育,属于国家计划统一招生。它是指已修完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再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如果国家有特殊需要,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同一学科门类中,修完一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攻读第二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也可以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第二学士学位每年的报名时间约在11月前后,考试时间约为1月~4月,由各学校自行灵活安排,与研究生的报考基本一致。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首先要到目标院校参加单独招生,录取时要经过教育部审核。
第二学士学位跟研究生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第二学士学位修满后获得的是本科毕业证书,而研究生是硕士学位。研究生自然是含金量高一些,但第二学士学位如果选的好可以与第一学士学位相辅相成,起到1+1>2的效果;
其次,考试的时候科目差不多,基本都有政治、英语和专业科目,不过英语的话考研的题量略多,难度也可能会略大。
目前国内考研的人远多于考第二学士学位的人,选择后者压力相对比较小。
双学位
双学位,通常指辅修双学士学位。指在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再辅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学完可获得高等院校颁发的另一学科的辅修专业证书(辅修学历证书)和高等院校颁发的双学士学位证书(辅修学位证书)。辅修双学位的时间基本集中在大二、大三的周末,所上课程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辅修
辅修,是指学习余力的学生,在校期间修读同层次其他专业课程。达到专业要求的,学校可为其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辅修专业证书与普通本科学历证书配合使用,作为一种学历证明,一般不单独作为学历证书使用。
第二学士学位与双学位的区别
培养模式和毕业标准不同
第二学士学位是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才能报考的,修业年限一般为2年,有的专业如中医学专业为3年。只有教育部批准设置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高等学校才有权颁发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毕业后具有教育部网上可查询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也就是说,毕业后会有两个本科毕业证、两个学位证;
双学位仍属于本科教育的范畴,招生范围是大二学生,报名条件是成绩较好,无不及格学科,以及满足各学校的其他要求,经录取后从大二开始学习。它面向在校大学生,由学校单独发证,不进行教育部网上注册。毕业后有两个专业学位证,却只有自己专业的毕业证,学历仍属于本科。未达到申请学士学位要求者可视相应条件获得辅修结业证书。并不能享受与硕士相同的待遇。
毕业待遇不同
读第二学士学位不亚于考研,学习期满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
辅修双学位毕业待遇:按第一专业就业,毕业待遇仍为本科学历层次,但辅修专业可以作为用人单位参考,一定程度上能为就业增加筹码。
双学位与辅修的区别
含金量
双学位含金量高。虽然,辅修和双学位都发证,但双学位是发学位证,等同于你在自己专业毕业之后拿的学位证;辅修是发辅修证,类似于选修课,一般在你所在的学校修,所修专业也是你学校的其他专业。
至于大家比较关注的公务员报考方面,
对于双学位来说,如果辅修的另一学科的本科专业与招考职位要求资格条件一致的,可视为符合要求;
而辅修既没有第二本科专业的毕业证也没有学位证,所以它是不能用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
难度
双学位要把全部专业课修完加上毕业论文,学习强度和毕业难度更大一些,辅修只要修一部分主要的专业课,修满学分就行了。
整体来说,在含金量方面,第二学士学位>双学位>辅修。
在此基础上,考虑第二专业时,除了兴趣因素外,要尽量选择专业度相近或互补的学科,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法学专业;管理类或文学类的专业学习任务不会太重,可以考虑选择小语种......
选择的第二专业如果跨度太大,不仅不能给将来的职业发展形成多少优势,反而会增加本科时学习本专业的负担。
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
编辑 | 奇遇
排版 | 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