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青春榜样 | 发树奖学金获得者:外国语学院陈子微

闽江学院
2020-5-18 12:37:12 文/施若熙 图/高峰
陈子微: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她深以为然。在年少时发奋用功,不懒怠,不虚度年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是她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人生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她,是陈子微,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学生,2017-2018学年发树奖学金获得者。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015年刚刚踏入闽江学院的她明白,大学期间需要学习的远远不止专业知识,还有从部门组织中学到的待人接物、行事做人的道理。
她三年来参与过的大大小小礼仪活动超过50项。所有看似简单的步骤在策划阶段都是经过一团乱麻时的,细心与耐心地一一解开理顺后,才有看起来的“简单”。
有时为了几分钟的颁奖,带着礼仪队员们穿着高跟鞋来来回回地在颁奖舞台上定点、定位、过流程,彩排到学校的熄灯时间,可尽管不可避免疲惫,大家的脸上还流露着兴奋与自豪,这种闪闪发光的感情让她真切感受到学生干部与学生工作的快乐。
三年级担任大学生艺术实践中心副主任,磕磕绊绊拉起一个新生组织,流过的汗水与泪水都仿佛洗刷出一个新的自我。她欣慰地表示:“我的心血真的可以浇灌出花儿呀”
2018年闽江学院毕业典礼礼仪工作人员及指导老师合影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在学习上,她认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努力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她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战胜惰性,“有时的确辛苦难以坚持,但真正的坚持下来后,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所谓‘刻苦’的价值。”从进校以来,她在学习方面从未松懈,因为她相信熟能生巧是所有技能类学科的奥义,因此她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发树奖学金,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福建赛区三等奖,全国口译大赛福建省三等奖。并连续两年在专业人数为149人的英语专业获得综合测评第一名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得校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一次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以及全国翻译专业资格三级笔译,三级口译考试。
全国口译大赛
图为所获部分荣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参加志愿活动的那些日子,只要想起来,心里没有阴霾都是明亮,是完满而又珍贵回忆。” 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提高综合实力,不断积累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成为称职志愿者的实力。与志愿小伙伴们同吃同归,认真紧张确认嘉宾日程安排并在服务过程中以专业的态度接待陪同嘉宾,相互交流趣事开怀大笑……
虽然和组员们真正熟悉起来并没有多少天,但是和大家一起工作就是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所谓“并肩作战”的亲近与信赖。而恰恰好,同为志愿者的大家都那么亲切可爱又值得信赖,才使她的志愿活动格外地难以忘怀。
大概是看见许多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拼命努力,“半夜两点仍然在手机滴滴声中协调工作的联络员们,为会场布置奔波演练数次的会务组员们,在福州灼灼烈日中协调折返顾不上吃饭的司机师傅们……”当然,还有在会前熟悉福州市情,牢记嘉宾日程安排,服务期间陪同嘉宾参与会议、市政考察、参观展会并提供一切力所能及帮助的最美丽的志愿者小伙伴们。
“真的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是子微最大的志愿感想。在校期间经过重重选拔被选为多项国家级志愿活动志愿者,其中包括“金砖三合一会议福建省总结会”、“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
其中在“丝路电影节”以及“海丝博览会”志愿服务期间,子微作为语言志愿者担任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塞拉利昂等多位外宾的随行口译员。圆满完成志愿任务,展现了闽院志愿者的风采,得到了老师、嘉宾以及主办方的肯定。
(图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主席采访翻译)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四年一晃而过。到了大学四年级,才知道,原来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选择。责任像是一张巨大的网,铺天盖地而来,但她坚信,一切都可以努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大学四年,有灿烂,也有遗憾。在毕业这一年,在闽院甲子诞辰这一年,拿到发树奖学金,对子微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励和有力的鞭策。她将继续努力。
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仰望星空,还有脚踏实地。
文案来源 | 外国语学院
本期编辑| 微信运营部 王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