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荷责 情传校媒 | 2019年记者站换届大会

铜陵学院
2020-5-17 17:54:39 文/施妍 图/纪悦心
回顾历史
首先跟着小编去了解一下小站吧!自2016年铜陵学院微信公众号成立以来,累计发布推文一千余篇。这几年小站一直在不断成长,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2017年,在中国青年报安徽记者站主办的“校媒安徽高校新媒体作品”活动中荣获2个奖项。
2018年十一月份,在安徽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记者峰会上再次斩获6个奖项。
2018年十二月份,在“校媒安徽高校十佳微信公众号评选”中获原创内容奖。
这些成绩的获得离不开我们的学生小记者们。
部分证书一览
部分优秀作品一览
最重的行李谁来背?
袁峰
丹桂飘香盛赞美丽金秋,荷菡萏喜迎青春学子。浓情九月,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出行方式的多样和便捷,家长们的送行方式由再三叮嘱转变为“全家总动员”。央视一篇名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图片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图片中,父亲总是背着重重的行李而且手提行李箱,将孩子护送到寝室。母亲则是在帮孩子挑选棉被、凉席、小凳子、书本、脸盆等生活用品,她们把所有可以考虑到的物品统统购买齐全。面对家长的这些行为,有人认为这是家长溺爱的表现,同时也是孩子不够自立自强的表现;也有人认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只身一人来到大学,难免会不放心,把孩子送到寝室,备齐全生活用品,父母才可安心归去。
家长陪同可以视为一种别样表达欢喜的方式,毕竟孩子考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是孩子乃至整个家庭期待已久并为之努力多年的梦想。当这一刻真的来临,当然要与家人一起见证、分享。但在入学过程中最重的行李该由谁来背?是孩子自己,还是家长?家长来背,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爱。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一年四季都在外面努力打拼只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与条件;为孩子多分担一些,从小接送上下学的时候就会不经意间地书包背到自己身上,只为了让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健健康康地长大;为孩子多考虑一点,每一次外出时都会提前备好必需物品,事无巨细,小到外出野餐到大学入学报到,甚至以后,就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孩子来背,则体现了孩子的成长、担当与独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克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同《变形记》中的刘思琦虽家境优渥却被养成废人,已是16岁却仍不能自理,吃饭需让人喂、衣袜需别人帮穿,完全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由孩子到少年,我们不仅要会接受爱,更要学会传达爱、回馈爱。在父母疼爱我们的同时,也要去给父母一些关爱。大学时期,我们能回馈父母做的尚有限制,但是我们要有一颗关爱父母的心。在父亲的步伐变得缓慢、沉重的时候,请接过父亲肩膀上的行李包;在母亲帮忙打扫寝室的时候,请陪在她的身旁陪,聊聊天;在选购生活用品的时候,请仔细聆听父母的生活经验与智慧,让他们对你的大学生活减少担心……
最重的行李谁来背?笔者认为,家长背是疼爱,自己背是成长。大学将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我们将要独自迎接人生中的风雨,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大学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台,也是学会独立、努力成长的平台。我们既要看清并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更要回馈父母多年的辛劳、多年的付出,在父亲背累的时候、在母亲精挑细选的时候,作为儿女,我们要接过父亲肩膀的行李、我们要记住母亲生活的智慧,当入学手续全部办完,我们要让他们安心、要让他们放心,接下来的路,我们自己,也可以走的更好、更远、更稳!
然后小站要和你分享属于17级小记者的故事。
人生中的第一次
第一次以学姐学长的身份采访学弟学妹,看着他们也想到了初入学的自己,那个对大学充满向往,对未来有许多美好规划的自己。
第一次以学长学姐的身份面试学弟学妹们,真是既兴奋又紧张。
第一次给学弟学妹们开例会,稳住,我不能笑,严肃严肃!
“信语箴言,不负遇见”,这是你们策划的第一个活动。
“品读经典,传递书香”这是你们以学长学姐身份参与的一个活动。
在记者站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你们也收获到了真挚的友谊。
你们是16级学生记者的学弟学妹,
曾几何时,你们也能独当一面了。
你们是18级学生记者的学长学姐,
你们有责任有担当,你们尽心尽力的去教导学弟学妹们。
17级的庆典你们是戏中人,18级的庆典你们是幕后人。
因为你们,记者站更加辉煌。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能够继续带领下一届成长。
一次关于传承、分别的仪式
时间:2018年3月31日
地点:逸夫楼报告厅
人员:记者站全体成员及指导老师
似乎上一次的换届大会还历历在目,现在我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交接了。每一次传承,每一次交接,都让我们收获满满的爱与感动。虽然有分别,但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再见。相信下一次的相见,无论是你还是小站都会变得更好。在爱中成长,这就是记者站。欢迎来到2019年记者站换届大会!
16级站长卸任演讲
*16级站长马玄因专业原因无法来到现场
由副站长余庆香代为发言
对17、18级小记者的小记者我想说:记者站给予了你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这里你们不仅能锻炼自己冷静思考灵活应变的能力,更多的是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技巧,获得了那些最真挚的友谊,最后对于16级的战友我想说:认识你们真的很高兴,我们一起并肩奋斗的日子我都会打包成礼物,送给以后的自己。真诚的希望记者站越办越好,致力于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品牌创造力的学生组织。
——余庆香
17级就职名单
站长:张宇兴
副站长:康信凯、刘方方
新媒体中心部长:张成智、何锡超、周雯雯
校报编辑部部长:王尧、邓子林
办公室主任:刘奥磊
站旗交接
在学长学姐手中我们交接的不只是一面旗子,更是使命与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定不负众望。
17级学生代表发言
17级站长张宇兴
校媒精神靠的是一种传承,我们从学长学姐手中接过站旗,带着老师们的期许,继续前行!这就是一种传承,身穿黑色西服的小记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和责任。
——张宇兴
17级副站长康信凯
17级副站长刘方方
最感谢的是记者站这个平台,让我能与优秀的你们相遇,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组织了,而是一个温暖并充满梦想的大家庭,梦开始的地方,我们携手同行。我们的故事,从名记者开始。
——刘方方
千言万语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谢谢。感谢记者站的每一个人,能够遇到这群可爱的人是我这20年生涯里最大的幸事,谢谢你们。
——康信凯
17级新媒体中心部长张成智、何锡超、周雯雯
我知道梦想只有依托实践才能实现,记者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成就自己心中理想的舞台。将梦想转化为实践的道路很漫长,过程既辛苦又需要耐心和毅力,其中不乏半途而废和望而却步的人。我很庆幸自己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如一的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并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何锡超
17级校报编辑部部长王尧、邓子林
希望记者站这个大家庭可以带给你们的是可以沉淀在岁月里最宝贵的回忆,是你们大学生活最绚丽的一笔。人生就像一张白纸,希望你们可以在记者站自由的挥洒青春,描点成线,绘制人生最美的蓝图。
——邓子林
17级办公室主任刘奥磊
当看到你们第一次在全体例会上自我介绍,一起排舞,一起过生日,一起算稿费做中缝,一起互损,一起承认错误,到最后在活动里大放光彩,踏着我们的脚步重复着我们的曾经,我明白了,这也许就是传承。
——刘奥磊
三届同框
铁肩荷责,情传校媒
在记者站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让我们携手同行
铜陵学院 | 微信公众平台
图片来源于大学生记者站新媒体中心
部分文字来源于记者站
本期编辑:张思雯
责任校对:胡玉琴
责任审核:张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