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题(5)

乌鲁木齐
2012/7/30
14、儿子的心理经历了从“莫名的失落感”到“心里暖暖的”的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意补写出中间空缺的词语。(4分)
莫名失落→( )→( )→心里温暖
15、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欣赏谁?请选定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16、文章第三段说:“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老父亲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17、文章结尾一段中划线的句子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18、请按照提示填写处空缺的句子(7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论语>十则》中,孔子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5)生活中,人们常以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 ”作为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今年5月14日,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①它立刻成了“吃货”必看和观众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美食成了网络上的搜索热词,并引发热卖。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起的一周时间,②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已有近400万次左右。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增长了两倍。成交量也倍增。
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片段,③香港大澳岛上的一位老奶奶对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
材料四:观众评论:“很久没被中国的纪录片感动了!”
材料五:《舌尖上的中国》和大多数美食节目不同,此片不仅重“舌尖”,更重“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④我们是在表现美食,而通过美食,我们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样貌,关注中国的现实生活。”
鉴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产生的影响,《西部手机报》拟以此为主题,制作一期专刊。请你为下面的专刊标题补写出下句,使之对偶整齐。(2分)
舌尖载动故乡情,
(2)本期专刊拟分为两个板块,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每个版块写出两个关键词。(4分)
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加以改正。(6分)
六、(共60分)
20.作文
什么是享受呢?有人认为吃美食是一种享受,有人认为听音乐是一种享受,有人认为旅行是一种享受,也有人认为经历失败是一种享受……其实摆正心态,仔细想想,做许多事情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享受。那么,你做的哪件事是享受呢?
请以“享受”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编辑推荐】
更多新疆中考相关信息请点击 新疆中考网:/zhongkao/xi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