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高考大纲考试说明变化解读(4)

安徽高考最新信息
2014/3/11
题型示例的18道选择题有8道图表题,占题量的45℅,创设新情境和新史观要求考生通过对全新的历史材料进行解读,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和必要的答题技巧,寻找正确答案。
复习建议
在复习时应注重对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掌握。切忌丢掉书本,搞题海战术,舍本逐末,以练代学。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建立主干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抓“点”串“线”铺“面”织“网”,依据热点问题进行有效联系。既要注意复习的全面性,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又要侧重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三本必修中以政治史和经济史为主,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中以中国史为主。
规范训练,多做近几年高考题和最近的模考题。限时训练,11道选择题,2道大题,必须在40分钟左右完成。
政治:开放性试题增比重
□合肥一中李平
变化解读
在试卷结构、题型、分值、组卷排序、考核目标与要求等方面与去年保持一致。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带来教材的修订,使得今年《考试说明》在“考试范围”上调整幅度大。《经济生活》将“发展生产的意义”改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改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等。《政治生活》删去“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和“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等。《文化生活》删去“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增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生活与哲学》考点未作调整。在“题型示例”方面,选择题的22道例题,换11留11,主观题的9道例题,换4留5。从所选例题来看,情境材料呈现形式丰富活泼,计算、图表、漫画、探究等试题等均有出现,所选的例题文化品位高,生活气息足,探究性、开放性试题及价值观立意的试题比重上升。
复习建议
考生要关注新版教材和考点的变化,在复习冲刺期,紧紧依靠三个“抓手”——教材、《考试说明》和精题。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以题为径,坚持三者的相互穿插和有机统一。教材要通透,考点要明晰,做题要有方法。调整心态,自信从容,适度紧张也很重要。
物理:题型示例变化很大
□合肥一中秦兰萍
变化解读
考试知识点范围中,增加了“要求会使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静电现象解释”中增加了“静电平衡”,“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分布”中增加了“方向”的要求,删除了“自感和涡流”,“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变化为“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正弦式交流电有效值”更改为“交流电有效值”,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由Ⅱ(理解和运用)变为Ⅰ(了解和认识)。
题型示例的变化很大,与2013年的考试说明比较39题更换了22题。
复习建议
在二轮复习中知识的系统掌握很重要,物理试卷对于基本知识基本解题方法的考查占很大的比例。复习时应关注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选择题不能失分过多,因为那是得分的保障。实验重点考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实验原理的理解。三道计算题通常都有难度梯度,每一题的几问难度通常也依次加大。另外,对于2014年的变化如“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等,都应在复习中加以注意。
化学:整体稳定考点微调
合肥一中孙劲松
变化解读
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上没有变化,但在考试内容的要求上有变动,题型示例变化较大。
考试要求中对于“化学反应与能量”部分的表述有三个变化:删除“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表述;调整“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的位置,并入到第一部分(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5.(2)中;将以往考试说明中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的要求由“了解”提升到“理解(掌握)”,这个变化是本次修订中的重点。